营养不良性肝硬化
发病机理
营养不良性肝硬化由长期营养缺乏引起。动物实验证实,单纯的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抗脂肪肝因素和B族维生素缺乏,都可引起脂肪肝、肝细胞坏死、变性直至肝硬化。营养不良导致肝硬化的机制可能是:
①缺乏含胱氨酸的蛋白质时,则半胱氨酸及谷胱甘肽来源减少,使肝细胞内酶的生成及其活性受到影响,肝细胞因而受各种因素的损害而发生变性坏死。
②胆碱是趋脂物质,在肝内能与中性脂肪合成磷脂,使肝内脂肪易于氧化而被利用。如果胆碱或合成胆碱所必需的氨基酸严重缺乏,脂肪将堆积于肝细胞内而成为脂肪肝。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可降低肝细胞对各种有害因素的抵抗力,也可因细胞体积增大互相挤压并压迫肝血窦,逐渐造成缺血、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直至肝硬化。
导致营养不良的原因,除个别患者由于摄入不足外,多数是由于其他疾病限制了食物的摄入和吸收,如小肠旁路手术后。
病理改变
与其他类型肝硬化相同,营养不良性肝硬化形成前先有肝细胞损伤如脂肪变性,相伴的是汇管区和肝小叶内炎性细胞浸润、肉芽肿形成,以后发展为肝纤维化,与酒精性肝损伤相似,小静脉周围肝纤维化是发展为肝硬化的一个标志。肝脏长期反复损害,最终导致肝硬化,整个病变过程及肝脏各期病变特点与酒精性肝损伤相近。
营养不良性肝硬化由长期营养缺乏引起。动物实验证实,单纯的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抗脂肪肝因素和B族维生素缺乏,都可引起脂肪肝、肝细胞坏死、变性直至肝硬化。营养不良导致肝硬化的机制可能是:①缺乏含胱氨酸的蛋白质时,则半胱氨酸及谷胱甘肽来源减少,使肝细胞内酶的生成及其活性受到影响,肝细胞因而受各种因素的损害而发生变性坏死。②胆碱是趋脂物质,在肝内能与中性脂肪合成磷脂,使肝内脂肪易于氧化而被利用。如果胆碱或合成胆碱所必需的氨基酸严重缺乏,脂肪将堆积于肝细胞内而成为脂肪肝。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可降低肝细胞对各种有害因素
1、忌食过多的蛋白质:虽然肝硬化病人食用蛋白质,能防止或减少肝脏的脂肪浸润,促进肝组织恢复和再生。但是如果使用过量,蛋白质在体内会产生过多的氨,肝脏不能将其转化为无毒物质排出,最终结果是导致肝昏迷。由此可见,蛋白质食用要适量。[1]
2、忌酒和烟:酒精对肝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尼古丁有收缩血管作用,造成肝脏供血减少,影响肝脏的营养,也不利于肝病稳定,因此,肝硬化病人忌烟酒。
3、忌食过多的糖和食盐:过多的食用糖和盐对您的身体都是有害的,可以诱发其他病症的发生。
4、忌食辛辣食物:肝硬化时,门静脉高压会引起食道下端、胃底和肛门静脉扩张,而且肝硬化常常并发胃粘膜糜烂和溃疡病。病人若再进食辣椒等辛辣食物,会促使胃粘膜充血、蠕动增强,从而诱发上消化道出血,引起肛门灼痛和大便次数增多,加重痔疮,引起肛裂。
积极补充营养,高蛋白、低脂肪,也可给予静脉营养,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组织学变化都有改善作用。
药物治疗,目前无特效药不宜滥用药物否则将加重肝脏负担而适得其反。
(一)补充各种维生素维生素CE及B维生素,有改善肝细胞代谢,防止脂肪性变和保护肝细胞的作用,亦可服用酵母片,酌情补充维生素KB12和叶酸。
(二)保护肝细胞的药物,如肝泰乐维丙肝肝宁益肝灵(水飞蓟素片)、肌苷等10%葡萄糖液内加入维生素CB6氯化钾,可溶性胰岛素。
(三)中药。祖国医学对慢性肝病的诊治有独特的见解,中西医结合治疗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我国传统医学家认为,肝硬化由湿热所致,肝气郁积影响脾胃致血不畅。脉络阻塞造成积聚或症癜,后期则出现水蛊,多属肝郁脾滞或水积鼓胀型。前者可用柴胡疏肝汤(散)复肝汤等,后者可用五苓散或五皮饮。
为了 预防肝硬化患者消化道出血的症状,在 肝硬化的饮食中会安排一些比较柔软的饮食,如粥。有时还会在粥中加入一些中药材,就是所谓的药粥,进行肝硬化的饮食调理。应用药粥疗法治疗疾病,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粥是中国传统而颇有特色的一种食物形式。这一肝硬化饮食具有经济、简便、安全、有效的特点。在肝硬化饮食上的药粥的配制方式有多种。可以将具有药效作用的食物(如大枣、龙眼、赤小豆等)与粳米等同煮为粥;也可以将中药先研为细粉(如芡实、人参、藕粉等再与粳米等一起煮粥;或者先将中药(如黄芪、当归、首乌、熟地等)煎取药汁,待米粥煮成后兑入服用或以药汁与粳米等一起煮粥;如果是新鲜中药(如紫苏、藿香、荷叶等)可以直接或取汁与粳米等煮粥。
一般在 肝硬化的饮食中,为了 预防肝硬化腹水这一并发症的出现,会要求肝硬化患者在饮食上控制钠盐的摄入和水分的摄入。同时还会强调能量供给、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的供给。在这里,尤其强调高蛋白饮食。蛋白质的补充除了日常鸡蛋、牛奶、鱼虾中含有外,五谷类食物中也蕴含丰富。如果同时配合一些中药,对于肝硬化患者的身体能够同时起到调理的作用。
对于 晚期肝硬化患者饮食要注意多样和均衡化,可以改善患者食欲、及时补充患者机体所需,对患者肝细胞的修复、体制的增强、预防营养不良等都是很有帮助的;肝硬化的饮食中患者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饮酒,酒精代谢产物会直接毒害已经严重受损的肝脏,诱发肝功异常加速肝脏的破坏与坏死等等,因此肝病患者应当在饮食上远离烟酒、以清淡的饮食为宜。
1食物宜软和易消化,不能坚硬;也不宜太热。因为肝硬化腹水患者往往存在门脉高压与食管静脉曲张,坚硬、过热的食物容易引起曲张的食管静脉破裂而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2、低盐少渣,钾盐替代普通食盐。食盐主要为氯化钠,体内钠的增加会导致水的重吸收增加,促进腹水与四肢水肿形成。因此,腹水患者均需要限制钠盐,变淡口味。15%的腹水患者仅仅通过限盐,即可以发生自发性利尿,促使腹水消退。而有的患者腹水治疗好转后,因为不能控制重口味,自己悄悄吃些酱菜、火锅、卤菜等含盐较多的食物,而重又诱发腹水。当然,所谓的限盐,并不是一点盐都不吃,每天可吃5克左右的食盐(包括含盐的食物与药物)。过于严格的限制,一方面使患者难以忍受而自暴自弃;另一方面,易导致低钠血症,诱发脑水肿,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嗜睡、甚至抽搐昏迷等。替代办法:用钾盐替代普通食盐。
3少吃多餐,注重质量,总量渐增。
血清白蛋白低下是腹水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营养不良包括吸收障碍,白蛋白等合成减少,会使腹水难以消退或加重。有研究表明蛋白质营养不良是肝硬化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营养支持治疗对于改善慢性肝病患者预后非常必要。可以服用一些蛋白粉、氨基酸等,而对于多数食欲正常的患者,可以少食多餐,并提倡加餐。只要没有肝性脑病,大便正常,就应该鼓励进食富含蛋白质的牛奶、鸡蛋、鱼类、肉类等。
4、促进利尿。向医生学会使用适量利尿剂,结合食药选择 有不少食物有促进小便排泄而减轻腹水的作用,可以适当用在膳食中。例如:萝卜、赤小豆、西瓜、茶叶、鲫鱼、玉米(须)、马兰、生姜、豆腐等豆制品,等等。
5 学会评估食物是否合适:吃了饱胀不行,吃了便秘或腹泻都不行,吃了肚子变大即测腹围增加,或体重短时间增加不行,吃了24小时出入液量缺口大不行。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