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

发布日期:2014-10-22 20:22:57 浏览次数:1595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康复项目>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老年股骨颈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骨折后,如何使老年患者病情尽快恢复,降低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率和死亡率,是骨科医生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以往采用的保守治疗或各种内固定手术法,但因病程长,长期卧床后易并发褥疮、肺部和泌尿系统的感染等,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的出现率较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尽管麻醉和手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高龄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随着人工关节材料、工艺、技术的成熟和发展,人工关节置换术广泛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国内的研究表明,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是人工关节置换,因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大幅度降低死亡率,能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早日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确实,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大多合并多种慢性疾患,但只要有积极的围手术期处理做保证,患者一般均能顺利治愈。所以,从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来看,年龄已不再成为手术禁忌。也正如此,只要无其他明显手术禁忌,术前做好全面系统的检查和有效的内科治疗,宜早期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只要加强术中、术后监护,一般可安全渡过围术期,保证其身心健康。

老年股骨颈骨折发生的因素之一是骨质疏松,如果发生骨折一般生活不能自理,会使患者出现较大的心理和精神方面的创伤和痛苦。同时,长期卧床并发褥疮、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不仅带来高额的医疗费用,还可以增加死亡率。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优势在于快速恢复髋关节功能、早期下床活动、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率等。麻醉和手术前应扩充血容量,采用对机体生理少干扰、少并发症的持续硬膜外麻醉的方法,少量多次给药,持续低流量给氧,以减少手术对病人的影响。手术时,要严密观察血压变化,进行动态心电监护。

手术入路一般为髋关节后方或髋关节后外侧,因其对髋部肌肉破坏少,出血量少,方便顺利植入假体。因老年人一般合并骨质疏松,为减少髋腔扩大时出血量较多,一般只将髋腔狭窄的局部扩大即可。假体植入其中时,髋腔应全部用骨水泥填置,尤其适宜老年患者。术后,经临床观察和随访,如假体无松动和下沉,疗效较为满意,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2~3周可下地扶拐练习功能。

要合理确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适应证:(1)年龄在70岁以上,合并较严重的慢性疾病,较差的手术耐受性者;(2)伤前有较小的活动量,较差的行走能力,体质量较小,而髋臼正常者;(3)伤前患肢部分功能障碍者;(4)预测患者骨折后寿命10年者。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化情况,高年龄不是人工股骨头置换的绝对指征,选择半髋或全髋置换的最主要指标是患者伤前的行走能力 。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