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髁骨折 股骨髁骨折专家 股骨髁骨折病因 股骨髁骨折治疗 疾病百科
股骨髁骨折易发生骨块分离而不产生塌陷,这是由于三角形髌骨如同楔子指向股骨髁解剖上的弱点髁间窝,易将两髁劈开。此外股骨干有一向前弯的弧度,前面骨皮质坚固,后面的骨皮质又为股骨粗线所增强。因此骨折易发生在股骨髁附近,皮质骨移行成为松质骨薄弱部。
当胫股关节周围肌肉收缩时,股骨髁承受来自股骨髁与髌骨两面的应力。在膝关节由伸到屈时,髌股关节及胫股关节面之间的应力,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此两种应力的合力方向指向股骨髁的后上方髌骨与股骨之间,无论是伸直位还是屈曲位,总有一部分关节面相接触。屈膝时,髌骨还伴有由前向后的运动,与损伤时膝关节经常处于屈曲状态相一致,这样在外力作用下,有利于髌骨楔形作用的发挥。因此,股骨髁易于产生T或Y型骨折。
损伤机理和类型:
(一)直接外力多见于高速撞击,外力经髌骨将应力变为造成单髁或双髁骨折的楔形力。当外力水平方向作用于髁上区时,常造成髁上骨折。
(二)间接外力由高处坠落,在膝关节伸直位或屈曲位,不同方向的应力,可造成股股下端不同部位的骨折。
膝关节常有生理性外翻,外髁的应力比内侧集中,且外髁的结构较内侧薄弱,因此损伤常在外髁。外翻应力,可造成股骨外髁斜行骨折,有时产生内上髁撕脱骨折、内侧副韧带撕裂或胫骨平台外侧骨折。内翻应力可造成股骨内髁斜行骨折。如果发生胫骨平台骨折,则由于胫骨平台内髁的抗力较强,骨折线先出现在胫骨棘外侧,经过骨干与干骺端的薄弱区再转至内侧。根据骨折部位及骨折类型有以下几种:
①单髁骨折外髁、骨髁前、后、斜、中间型。②髁间骨折V型、T型、Y型。③髁上骨折螺旋形、斜形、横形。④骨骺分离。⑤软骨及骨软骨折。
一、临床表现与分型:
股骨髁骨折多见于急诊患者;股骨下端膨大,有内髁和外髁,股骨髁周围有关节囊、韧带、肌肉及肌腱附着。两髁之间有一沟形髁间窝,较薄弱,易于此处发生骨折。股骨髁骨折,可并发腘动脉、神经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广泛损伤,在伴有相邻支持结构如侧副韧带、交叉韧带损伤时,可造成膝关节不稳定,也因股四头肌、髌上囊损伤而造成伸膝粘连,损害膝关节功能。骨折可造成股骨髁与胫骨平台、髌骨与股骨关节面之间相应关节的破坏,改变了正常膝的解剖轴与机械轴,破坏了膝关节正常负荷与传导。
1.骨折局部症状 主要为膝部肿胀明显,股骨髁间或内外髁部位压痛;传导叩痛亦较明显。
2.膝关节功能障碍 因系关节内骨折,稍许活动即可引起剧痛,因此,其关节功能受限程度更为明显。
3.特殊检查 膝关节内积血(液)征及浮髌试验多为阳性,应常规检查。
4.分型:根据骨折的部位及形态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四型:
(1)单髁骨折:指内髁或外髁仅一侧骨折者,其又可分为以下两型(图1):
①无移位型:指无移位之裂缝骨折,或骨折纵向移位不超过3mm,旋转不超过5者。
②移位型:指超过前述标准的移位。
(2)双髁骨折型:指内外髁同时骨折者(图2),其形状似V型或Y型者,亦可称之为V型骨折或Y型骨折。一般多伴有程度不同之移位。
(3)粉碎骨折型:一般除股骨髁间骨折外,多伴有髁上或邻近部位骨折(图3),其中似T形者,称之为T型骨折。骨折端移位多较明显。
(4)复杂骨折型:指伴有血管神经损伤之髁部骨折,各型有移位之骨折均有可能发生。
二、诊断:
有明确的外伤史。膝关节积血、肿胀、局部疼痛及功能障碍。可出现各种畸形。有异常活动。常合并半月板或韧带损伤。应注意合并血管神经损伤。X线照片有助于明确诊断及分型。
对于本病的诊断,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即能明确诊断,一般无需鉴别。但临床上也有报导将髌骨纵行骨折误诊为本病的案例,提示两者有一定的相似性或易混淆的地方,应进行鉴别。
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时,膝关节正位片髌骨与股骨髁部重叠,髌骨纵行骨折易误诊为股骨髁间骨折,侧位片髌骨内外侧重叠,若骨折无明显分离错位,或X线片质量不高,均易造成误诊漏诊。如膝关节受伤,尤其是膝前受伤时,必须考虑到髌骨纵行骨折的可能,需行髌骨折屈试验和横向分离试验,髌骨轴位片是诊断髌骨纵行骨折的重要依据,正侧位片上未见骨折而膝关节有积血者,一定要摄髌骨轴位片,正位片见有纵行骨折者,加摄轴位片有助于对骨折全貌的了解,轴位片不受任何骨组织遮挡,故显示较清楚,易发现髌骨纵行骨折,必要时行CT检查。
本病常合并半月板或韧带损伤,也应注意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等。部份患者还可能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骨折后并发症,股骨髁上骨折后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报道甚少。股骨髁上骨折多为高速损伤及高处坠落伤所致,分为屈曲型和伸直型。屈曲型骨折远端因受股四头肌、腓肠肌的牵拉和关节囊的紧缩而向后侧移位,大腿肌肉的强烈收缩可造成骨折短缩,这样容易压迫或损伤腘动脉、静脉和神经。受压迫腘动脉和静脉,血流量减少,加重小腿组织缺血、水肿,使骨筋膜室组织压升高,当大于动脉压时肌肉因缺血产生组胺等物质,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和液体渗入组织间隙加重水肿,骨筋膜室内组织压进一步增高,形成缺血-水肿恶性循环,最后导致肌肉坏死和神经麻痹。
(5)其他内固定:视骨折的类型、移位情况、施术条件及个人习惯等不同尚可酌情选用长螺钉、钢丝及其他内固定物,以求恢复关节面的完整而有利于下肢功能的康复。
(6)合并有其他损伤:应酌情加以处理。
①血管伤者:多因骨折端刺激腘动脉引起血管痉挛所致,破裂者较少见,先予以牵引下手法复位,如足背动脉恢复或好转,可继续观察,择期行探查术(可与开放复位及内固定同时进行);如复位后足背动脉仍未改善,且疑有动脉损伤,则应立即手术探查。
②神经损伤:以观察为主,除非完全断裂者,一般多留待后期处理。
③合并膝关节韧带伤:原则上早期处理,尤其是侧副韧带及交叉韧带完全断裂者。对半月板破裂,不宜过多切除,仅将破裂的边缘或前角、后角部分切除即可。
(二)预后
复位满意,固定牢固,一般预后良好。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