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骨折 骨盆骨折具高致死率
文/萬芳醫院外傷急症外科主治醫師 傅志遠
骨盆骨折到目前為止,仍是致死率相當高的外傷之一,它所影響的範圍並非只有骨折本身,而是可能合併的腹內器官受損或是內出血造成的休克。在台灣本土的資料統計,骨盆骨折多是來自於交通事故的撞擊,其中又以機車事故為最大宗,其他如行人走路被撞、甚或是高處墜落也經常發生。
骨盆是身體最強軔的關節之一,意外事故若是能造成骨盆的骨折,其狀撞擊力道之大可見一斑;骨盆腔內保護的是泌尿生殖系統以及下消化道,因此一旦骨盆腔受到高能量衝擊,經常伴隨的是膀胱與腸道等骨盆腔內器官的受傷,更增加了治療的困難度與病患的危險。
骨盆腔內更有多條由主動脈分支的大血管注入,因此骨盆骨折經常造成這些血管的破裂與出血,一開始會以後腹腔的血腫來表現,在受傷之初往往不易診斷,經常得等到病患因嚴重出血發生了休克,才會注意到這個致命的問題。由影像學來分析可以簡單將骨盆骨折分為穩定(圖一)與不穩定骨折(圖二)兩種,顧名思義穩定型骨折的受力較低、嚴重度較低,但文獻統計依然有10%左右可能產生內出血;而不穩定骨盆骨折反映出了受到的撞擊力之大,本土資料顯示超過六成的病患可能有內出血的危險,更重要的是,外傷往往不是只有一處,嚴重的衝擊力量可能同時造成內出血、骨盆骨折、氣血胸、頭部外傷或是肢體骨折;因此面對一個骨盆骨折的病患,必須有跨團隊的醫療人員參與,並且有相當的外傷處理經驗,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做出最快最正確的處置與決定。
在上個世紀面對骨盆骨折造成的內出血,外科醫師多選擇用手術的方式進行止血,但出血點往往在骨盆腔的最深部,不僅止血不易,更容易因為手術本身而造成各種併發症,因此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幾年來,由於影學檢查的普及以及介入性影像治療的進步,透過電腦斷層顯影(圖三),可以快速發現因骨盆骨折造成的內出血,再加上透過血管攝影的栓塞,過去手術止血相當困難且危險的外傷患者,都可以透過經血管攝影栓止血(圖四與圖五)的治療而順利出院。
萬芳醫院外傷急症外科自2010年八月成軍以來,提供24小時外傷科主治醫師的看診服務,並且提供跨團隊跨科別的快速處理,一年不到已經成功治療多位因骨盆骨折造成內出血的患者。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