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鎖骨骨折
n 新生兒鎖骨骨折是所有生產骨折中最常見的一種骨折,平均約一百位新生兒即會有二至三個有鎖骨骨折,唯大部分未被察覺。新生兒鎖骨骨折絕大部分是發生在自然產嬰兒,但是剖腹產也有可能。鎖骨是位於胸骨和肩胛之間的S 型骨頭。由於此骨的解剖位置特殊,在生產的過程中因受產道及恥骨聯合的壓擠而產生骨折的情形。臨床上,新生兒若為 1)妊娠週數大於40週,2)巨嬰,3)肩難產,4)器械生產,也會較易發生新生兒鎖骨骨折。通常這種骨折並不需特別處理4-6
週會自然癒合。在照顧鎖骨骨折的寶寶時,應以手支托寶寶之頭頸及背臀部,方可將寶寶抱起。勿拉扯手臂,避免牽扯患處,如此可使鎖骨容易癒合。
n 一般新生兒鎖骨骨折症狀,可能很輕微或甚至無症狀。臨床上,骨折的嬰兒也不見得會哭的比其他嬰兒厲害,臨床表現可以是局部壓痛、也可以是母親餵哺母乳時,固定某一側特別容易躁動不安。肢體活動也可能正常。
n 觸診時,骨折斷裂處可以感覺骨頭不規則平滑,摸起來像是海綿狀突起物或局部有「ㄅㄛ、ㄅㄛ感」或摩擦音,但大部分的情形則是因骨折部位變形輕微、血腫不明顯而未被察覺。因為疼痛的關係,嬰兒可能不活動患側手臂,驚嚇反射(Moro reflex)消失,一般較少合併神經肌肉損傷。假如骨折一側上肢軟綿綿,還是應該檢查是否有臂神經叢或合併肩關節的損傷。
n 診斷主要靠身體理學檢查與鎖骨部位的X光片檢查。鎖骨骨折時患側的手臂揮動時會痛,相對於健側的手臂活動量會較少。
n 醫護人員在懷疑寶寶有鎖骨骨折的可能時,會幫寶寶安排照胸部X 光,看鎖骨的外觀作為診斷。少數情形骨折點如果重疊完美,X
光片可能也看不出來,需要後續在照顧中利用觸摸檢查及再度的X 光檢查才可確認。
n 然而根據研究發現,新生兒鎖骨骨折表現出局部壓痛的只佔5%,有些初期症狀不明顯,在嬰兒室期間並沒有發現,兩三個星期後才發現鎖骨處有一團突出硬塊,因此國內每年仍約有140名新生兒發生新生兒鎖骨骨折是在後期才診斷的。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