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血管综合征
【定义】胎膜上的血管通过子宫下段或跨越宫颈内口,位于胎先露的前方,称为前置血管。
【病因】真正病因还不十分清楚,有文献认为,受精卵着床时有一定的方向性,即着床的胚泡其内细胞群面向子宫内膜面,这样,脐带位于胎盘中心,如果着床时方向上下颠倒,则脐带必然附着于胎膜上,即形成帆状胎盘。另一种意见是营养倾向性致太平形成时趋于营养好的区域在正常情况下。脐带血管在胎盘上伞型分布进入胎盘,当脐带在胎盘上异常附着时,血管可在胎膜上延伸走行,常见于帆状胎盘、球拍状胎盘、双胎盘或副叶胎盘,发病率为2.026%。临床上前置血管破裂罕见,发生率为0.02%左右。
【发病机制】在胚胎发育期,脐带附着可能正常,在以后的胎盘发育过程中,由于叶状绒毛的单向侧方生长,脐带“掉队”,附着处因营养不良、绒毛萎缩而变为平滑绒毛膜。脐带帆状附着也可能由前置胎盘演变而来。子宫内膜退化使得:①囊胚为寻找好的“基地”而迁延下滑。②内膜“贫瘠”而使得胎盘的面积扩大,部分形成前置胎盘,另一部分可能因为附着子宫内膜“贫瘠”而使叶状绒毛单项生长,向上扩大面积,脐带附着处营养不良,绒毛萎缩,变成平滑的绒毛而是脐带附着在胎膜上。
【临床表现】前置血管在分娩前或分娩中破膜后即出现无痛性的阴道出血,一般量在200-300ml。因出血全部来自胎儿,因此会出现急剧的胎心变化,胎心率下降甚至胎心消失。一般阴道出血与破膜同时发生,也可发生在破膜后一段时间。也有因产程进展,血管受压,血流阻断致使胎儿短时间内死亡,而无阴道出血。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