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妊娠合并心房间隔缺损
(一)妊娠合并房间隔缺损治疗
1.孕前
孕前应对病人先天性心脏病妊娠后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评估,先天性发生心力衰竭者较为少见,尤其不大,加上孕前病人症状不明显,故常未能被发现。若孕前已发现有心房间隔缺损,以手术矫治后妊娠为宜,因妊娠后由于心脏的分流,加之胎盘消息脉瘘样分流,能引起血活动力学的严重障碍。故孕前应仔细辨别有无室上性心律不齐或肺动脉高压,尤其有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则不宜妊娠,应采用有效的避孕方法。但孕前缺损部位已行手术矫治者,母儿预后良好。医科大学妇产科1973~1987年共有7例房间隔缺损在术前心功能3级,手术矫治后及妊娠期心功能良好,为1~2级,病人均足月分娩并得到活婴。
2.妊娠期
(1)心房间隔缺损1cm者,孕妇常无明显症状,对妊娠期血活动力学的改变常能耐受,能顺利度过妊娠与分娩,很少发生心力衰竭,死亡率极低。而房间隔缺损口径2cm,又未行手术矫治或有明显症状,心功能在3级以上,宜终止妊娠,如为早孕期可做人工流产。
(2)预防心力衰竭:孕妇应有充分的休息,每晚睡眠10~12h,适当调节工作与生活,避免较重的体力劳动,防预过度情绪激动;防预各种感染,尤其上呼吸道感染,当孕妇有咳嗽症状时要先排除先兆心衰后才可诊察为肺部感染,以免延误治疗;心功能3级或有心力衰竭者均应住院治疗,孕妇对洋地黄类强心药的耐受性较差,用迅速静脉注射及用维持量时都须观察有无毒性症状发生。
(3)加强产前诊断:对于能继续妊娠者,宜在高危门诊随访,每2周1次,由内科和产科医师共同诊断。孕20周后每周诊断1次,严密观察心功能及各种症状,尤其注意有无室上性心律不齐、右心衰竭及肺动脉高压。
(4)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血压升高、水钠潴留,可加重病情,应积极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待胎儿成熟或孕37周后考虑终止妊娠。
(5)孕期注意补充营养,尤其维生素B族;纠正贫血,可给予铁剂和叶酸口服;适当限制食盐摄入。
(6)胎儿胎盘功能诊断:心房间隔缺损孕妇由于缺氧,尤其在分娩期由于氧消耗量增加,更易引起缺氧,进而影响胎儿供氧而发生胎儿窘迫等并发症。故孕34周后应每周行NST诊断及B超生物物理评分和多普勒脐血流检测以监护胎儿。
推荐导读 >>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判断及现象
(7)分娩时间及分娩手段考虑:房间隔缺损小,孕妇心功能良好,可妊娠足月经阴道分娩。如房间隔缺损大,心功能2级以上,分娩对孕妇是严重的威胁,应想法使孕妇安全度过分娩,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阴道分娩血活动力学变化较大,产程长、疲乏和精神负担,增加了不利起因,而剖宫产可加快结束分娩,较阴道分娩安全,凡心功能2级以上,或心功能1~2级但合并产科问题,如臀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宜采用剖宫产术。但术前要对病人情况有正确和全面的了解,手术宜由技术熟练的产科医师进行,必要时应请心内科医师共同监护,并以在白天进行为宜。术前及术后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产褥期对妊娠合并房间隔缺损的看护
产后仍应对产妇进行严密观察。在极少数的情况下,由于产后失血过多,全身静脉回流不足,而发生血管收缩,使大部肺静脉血经过房间隔缺损进入右心房,未进入左心室,引起左心室排血量不足,甚至可发生心脏骤停。
心房间隔缺损不大,产妇心功能良好,产后能够哺乳。
(二)妊娠合并房间隔缺损的预后
未经手术的病例,重度心力衰竭的发生率颇高,或因心力衰竭、栓塞、肺部感染、败血症而引起死亡。如于妊娠前或妊娠期经手术矫治,则母、胎的预后均可大为改善。
妊娠合并房间隔缺损如无并发症,孕妇死亡率极低,胎儿死亡率约15%,如并发肺动脉高压,发生右向左分流,则须终止妊娠。
本病的内科治疗时保护心功能和治疗并发症。外科治疗即手术修补。
同济大学附属是国内治疗先心病的专业,仅2010年一年的时间,由一支由着名的心血管专家领衔、老中青相结合的高水平医务职员队伍,已经手术治疗了六百多例先心病病人,效果良好。医疗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而且我们院的华润基金已经资助了上百例的先心病病人,伴随为了有助更多的先心病病人,我院已经开展了革命老区爱心基金新心三项资助款项,希望能有助更多的贫困先心病病人。
推荐导读 >> 胸腔镜下心脏瓣膜置换术
(编辑: )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