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骨质疏松 老年弯腰驼背浑身疼不正常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它是种退化性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都可能得骨质疏松症,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7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患者在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比如老年人常见的弯腰驼背,大家都觉得是个很自然的现象,很少人会想到有可能是骨质疏松在作怪。其实,老年人的身高变矮就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典型症状。另外,老年人常见的腰酸背痛、骨头痛,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视。如果腰背部、髋部或四肢严重骨痛,应该想到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只要想到了,其实去医院做一个骨密度检测就可以了,这样就不至于等骨折发生后再做X线或骨密度检查才发现。
骨质疏松骨折是一种脆性骨折,即在日常活动中受到轻微创伤即可发生骨折。骨质疏松骨折的常见部位是脊椎、髋部和手臂。骨质疏松骨折的危害很大,可导致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研究发现,髋部脆性骨折患者1年内致残率高达50%,死亡率高达15%至33%;且发生髋部骨折的患者中,28%的女性患者和37%的男性患者将在第二年之内死亡。
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同样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治疗后的恢复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大量患者出现慢性疼痛、行动不便甚至长期残疾;骨折1年后,仍有约1/4的患者不能恢复活动能力。对跌倒的畏惧还可能导致卧床、孤独,容易患上老年抑郁症。
很多人对骨质疏松的防治观念还停留在单纯补钙的阶段,其实对于抗骨质疏松治疗不仅要促进骨形成,同时要抑制骨吸收。双磷酸盐类药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手段。有些骨质疏松骨折的患者在骨折治好后,抗骨质疏松治疗没跟上,结果再次骨折。对骨质疏松的治疗其实就是为了避免骨折和再次骨折。
近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携手国内骨科知名专家,联合发布了《中国骨质疏松骨折防治蓝皮书》,呼吁全社会关注骨质疏松,从而减少骨质疏松骨折的发生。据全国大型调查估算,目前中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两亿一千万人存在低骨量。由于人们认识不足,从而导致我国的骨质疏松骨折发病率居高不下,而这些患者中仅有五分之一得到了相应的抗骨质疏松治疗。
全国性大规模调查显示,50岁以上人群以椎体和股骨颈骨密度值为基础的骨质疏松症总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北京等地影像学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50岁以上妇女脊椎骨折的患病率为15%,相当于每7名50岁以上妇女中就有一位发生过脊椎骨折。
对于最常见的骨质疏松骨折――脊椎压缩性骨折,由于认识不足,很多人没意识到严重腰背痛很可能是由于骨折引起的。如何有效地提高骨质疏松的诊治率,对已发生骨折的患者做抗骨质疏松治疗,以预防可能严重致残甚至致死,已成为严峻问题。因此专家呼吁要重视抗骨质疏松治疗。孙扬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