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性倒错与性战争的重奏

发布日期:2014-10-27 08:22:07 浏览次数:1595

这是一出很难评论的戏,恰如它的名字《男人与女人之战争与和平》(下简为《男与女》)予人的最初印象:铿锵有力,饶富想象,却又冗长、饶舌。

林奕华的戏,时长几乎都超过三小时,因为精彩,观众往往是后累,并因为思考而后怕。这次《男与女》是200 分钟。在舞台形式上,它延续了林奕华以往作品的程式综艺节目的叙事外壳、经典的互文借用、潮流元素的使用、悲喜交错的场次推进。戏的前三分之一,在喧嚣与欢快中交代了故事走势:王耀伟(王耀庆饰)与何思思(何韵诗饰)各主持一档综艺节目,两人不仅斗收视率,还在各自的节目里明嘲暗讽;为窃商业机密,王派出安琪儿(林依晨饰),岂料安琪儿乃是双重间谍

这不是《无间道》的桥段吗?林奕华在他的专栏写作中时常诟病的《无间道》。更矛盾的是,林给予恶评的无线热剧《宫心计》也化身为空心计在第四场戏谑亮相。

不知有多少观众和我一样,在某种悖谬、尴尬的心态下观赏这部分戏。特别是林依晨出场时的那段《Nobody》歌舞她与四个男人组合成WonderGirls 的五人阵,连舞姿都是拷贝不走样我当即联想到了《包法利夫人们》。在那部作品里,遭谐谑的是蔡依林的《舞娘》,当时红遍大陆的另一首口水歌。《男与女》提醒我,其实我们(大陆戏迷)对林奕华的了解很潦草,甚至有神化的倾向。

林奕华不是没有被痛批的经历。他拒绝接受香港戏剧界对他作品的反馈,倒不是因为他们一贯恶言相向,而是他们只关注它们的外形也确实太抓眼了:眼花缭乱的场景、千变万化的人物以及幽默精辟的台词,好似一支万花筒而忽略了戏的内核。主题、人物、对白,这些本该是作品的血肉。这就好似,奥尼尔被巴特尔逼宫,你怎么罚球那么烂,只会强打篮下,而我可以拉到外线原地投三分。

有一点比较明晰,林奕华对潮流元素的拼贴入戏,有别于当下大陆市场庸浮的商业喜剧。如果说后者是想借此搞笑,逗观众开心,那前者的意愿就是丑化之,引起观众的恶心当然,收效甚微,就像他在无数文章中痛斥林夕制造失恋罐头,但越来越多的大陆听众钟情于K 林夕写的歌。

林奕华非但不气馁,反而越战越勇。《男与女》展现给观众的,不光是导演所解读的两性战争里的焦躁一面,还有导演在解读的过程中其自身的焦躁。

戏的下半场像是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遭遇侯麦电影。一个主题在发展,不断变奏,并在重复中放大,最后爆发人物用枕头追着打,歇斯底里地嬉闹。侯麦在论及电影六部曲《六个道德的故事》时曾说过,他对男性在劈腿后迷途知返的议题非常有兴趣,为了强化这个主题,所以把它以不同故事翻拍了六遍。《男与女》俨然就是N 个战争的故事,这下半场的100 分钟,可把观众看伤了,觉得冗闷的人不在少数。

奥尼尔最看重的是得分,球不管怎么打,赢下比赛就行;林奕华则希望观众把万花筒(他的戏)砸开,看到那些碎玻璃与图纹。《包法利夫人们》那只万花筒里藏了女人的欲望,《男与女》藏的东西很多。

性倒错,不是泛滥的同志现象,是女人的男性化,男人的女性化。剧中,王耀伟主持的节目叫《绝望主夫》,何思思的叫《女中丈夫》,林依晨和四个花枝招展的男人大跳《Nobody》林奕华还嫌不够劲,头场戏叫男人不出门vs女人爱上班,他大玩声控,男女演员的对白经过调音台的处理,全都变了性。位置靠前的观众能捕捉到女演员那微弱的原音,后面的观众,声场里全是沙哑恐怖的男声。

三位明星主演,在舞台之外,何韵诗是唯一有性倒错表征的,本该有最佳的表现。可她的普通话不好。这点我不想苛责,这是选角的问题。实际上,何在吐字上是那么努力,力求合格。她很刻意地把台词念得响亮明晰,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她的注意力,动作的传情达意就弱了半拍。偏偏王耀庆的表演华彩奔放,张弛自如,两人一对戏,何的拘谨与木讷就被放大。这种窘态在她讲粤语时就好一些。当然,其实就表演而言,何的节奏感一般,倒是林依晨让人眼前一亮,她和王耀庆对戏,基本能撑住。本色表演是原因之一,其二,肢体的灵巧赋予她在舞台上优质的表现力。

何韵诗不只是一张刺激票房的明星牌,在对她的使用上,还是体现了林奕华的导演功力。原来,何思思有过一段台港爱情,惨剧过后,落下了后遗症。亦港亦台的怪异发音在戏的后半段变石为金,并为全剧注入悲剧色彩。那两场梦境戏,何韵诗的粤语自白与王耀庆的国语询问构成对峙,鸡同鸭讲激化为战争。

何韵诗还把《小王子》带入戏中。《小王子》的经典文本被裁剪成一段段旋律,它似乎是配乐,被放置进剧场,被角色朗诵。它美得孤立,我到现在还没想清楚《小王子》之于这出戏是何种关系。那关系不是福楼拜的原著小说之于《包法利夫人们》,在后者里,它是药引子,够剂量,串起戏的结构,理顺节奏。

《男与女》是一出非常林奕华的作品。有趣的是,林奕华的剧团就叫非常林奕华。前一句的潜台词是,这出戏处处可见林奕华的风格与烙印;后一句的潜台词是,林奕华的作品非同寻常。我愿意说,《男与女》够水准,但这次林奕华的野心太大了,他把脱线喜剧(Screwball Comedy)做成了史诗。PS:还是用后现代的拼贴大法。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