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心率不齐是怎么回事

发布日期:2014-10-19 16:33:52 浏览次数:1595

心率不齐是怎么回事

●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22前几天体检时.我被查出有心率不齐的症状.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对身体有什么危害!以后应该怎么预防

, 您好,请先明确是否为病理性的!(1)窦性心律不齐的心电图特征如下: ①P波具有窦性心律的特征。如:PⅡ、aVF、V3-V6直立,PaVR倒置。 ②P-R 间期0.12~0.20秒,如合并房室传导延缓可>0.20秒;合并预激综合征则<0.11秒。 ③P-P间歇之间差异>0.12秒。 (2)窦性心律不齐的分型:根据图形改变特点可把窦性心律不齐分为下列几型: ①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一类型最常见,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是一种生理性表现。心律不齐与呼吸周期有关,吸气时心率加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其快慢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摒气时心律转为规则。 ②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亦称非相性窦性心律不齐:这型较少见,心率的快慢与呼吸无关。图形表现常由慢突然变快,P-P间期的长短变化与呼吸无关。 ③室相性窦性心律不齐:此型常见于有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时。主要表现是夹有QRS波群的P-P间歇较不夹有QRS波群的P?P间歇为短,相差>0.04秒以上。 ④精神性窦性心律不齐: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紧张时、激动时。常见于患者对心电图检查不了解,有惧怕心理,在开始描图时频率加快,而过一段时间适应后,频率减慢,遂成为窦性心律不齐。如在检查前做好解释工作则可避免。 ⑤过早搏动诱发性窦性心律不齐:主要见于房性过早搏动。表现为在过早搏动之后出现节律不齐,过早搏动消除后,心律不齐即消失。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规则,心动周期显著快慢不均,称为窦性心律不齐。临床上,窦性心律不齐分以下几种类型:?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是窦性心律不齐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儿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较少见。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发生机理是由于在呼吸过程中,体内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张力发生变化,使窦房结自律性也因之发生周期性、规律性改变。吸气时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增快,呼气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变慢。心率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停止呼吸时心律转为规整。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P波为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恒定。②心率的快慢随呼吸变化而变化,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其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 ③在同一个导联中,R-R间距或P-P间距差异达0.12秒以上。? ④P?R间期大于0.12秒。?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较少见,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生气、情绪不稳定、或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吗啡等)有关。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波为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较恒定。 ②P波频率变化与呼吸无关,心率有时突然增快。? ③在同一导联中,P-P间距或R?R间距差异达0.12秒以上。? ④P?R间期大于0.12秒。? (3)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 激动的发生点在窦房结内移动,因此,心电图上的P波形态、大小与方向逐渐发生变化,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①P波是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 ②P波形态、大小变化不一致。? ③P?R间期发生长短变化,但都已超过0.12秒。? (4)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 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心室收缩排血异常致窦房结血液供应不均匀,从而造成窦房结的自律性发生改变。? (5)异位心律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异位激动,尤其是发自心房的异位激动,有时可使窦房结的激动提早发生,继之窦房结受抑制,因而发生一过性异位激动所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