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脉痹阻证
【术语分类】脏腑辨证
【心脉痹阻证】是指由于瘀血、痰浊、寒邪、气滞等阻痹心脉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臂内侧,时发时止。或痛如针刺, 并见舌暗,或有紫斑、紫点,脉细涩或结代;或为闷痛,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 脉沉滑或沉涩;或痛剧暴作,畏寒喜暖,得温痛缓,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 或疼痛而胀,胸胁胀闷,喜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证因分析】 本证只是一种心脉痹阻的病理改变,其原固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心阳不 振、心气运行不畅,不能推动、温运血液,以致血行不利而产生瘀血;或因感受寒邪,凝滞 心脉,而致血行不畅;或为痰浊内聚,阻塞心窍。导致心脉痹阻;或为气机郁滞而心阳不 宣,以致心脉痹阻。故本证常因劳倦、感寒、情志刺激、痰湿凝结等而诱发或加重。
由于心脉痹阻,心气运行不肠,故见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手少阴心经循肩臂而 行,故痛引肩背臂内侧。若见痛如针刺、舌暗、脉涩等症,知是瘀血阻痹心脉之故;若为闷 痛,并有体胖、痰多、苔腻、脉滑之类症征,当属痰浊凝聚,阻痹心脉之证;若剧痛暴作, 畏寒肢厥,苔白脉迟或紧,乃寒邪伤阳,心脉痹阻之征;胸胁胀闷作痛,情志不舒,脉弦 者,多系气机郁滞,阻痹心阳的表现。
导致心脉痹阻的原因有多种,它们在病理上是可以互相影响的,往往只有主次因果的不 同,如阳虚可致寒凝,寒凝则使气滞,气滞而致血瘀等。同时心脉痹阻之严重者,常可引起 心阳暴脱,临床应引以注意。
本证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作痛为辨证要点。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