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虹膜黑色素瘤

发布日期:2014-10-14 21:04:21 浏览次数:1595

尚不清楚,可能与种族,家族,内分泌因素等有关。

(二)发病机制

肿瘤属于黑色素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异常改变引起的,原发于虹膜黑色素细胞,随瘤体增大,瘤细胞突破虹膜前界膜层向前房内生长,或突破虹膜色素上皮层,向虹膜后方生长,瘤细胞间质内含丰富血管,易引起自发性出血,上皮样黑色素瘤细胞容易脱落到前房或侵入小梁网内,导致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由于正常虹膜基质内的血管外膜较厚,因此瘤细胞不易侵入血管内而发生远处转移,这一点可能是虹膜黑色素瘤预后较好的重要因素之一,少数虹膜黑色素瘤可向后方蔓延,侵犯睫状体,但此种情况应该与后部葡萄膜黑色素瘤侵犯虹膜相区别。

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黑色素瘤两类,后者罕见。

1.局限性虹膜黑色素瘤

表现为境界清楚,形状不规则的黑色素性肿物,直径一般3mm,厚度超过1mm,瘤体内色素分布不均匀。

2.弥漫性恶性黑色素瘤

表现为病变区虹膜颜色逐渐变深,虹膜不均匀变厚,且并发无症状性青光眼,瘤体可沿虹膜表面扁平状扩散性生长,也可为多发性肿瘤结节的互相融合,此类黑色素瘤容易累及小梁网组织,导致继发性青光眼。

一般多无症状,多数是无意中发现虹膜颜色改变或虹膜上有黑点,部分患者晚期因肿瘤坏死而继发葡萄膜炎前房积血,继发青光眼而出现眼红,眼痛等症状,虹膜黑色素瘤可发生于虹膜的任何部位,但好发于下方虹膜,其次为颞侧,鼻侧和下方,虹膜黑色素瘤大小不一,可充满前房,与角膜内皮接触,一般瘤体直径超过3mm,厚度超过1mm,瘤体色素多少不一,可以是黑色,或是棕褐色,也可以无色素,病灶分为局灶性和弥漫性2种,前者边界清晰,轻度隆起,表面光滑,其周围有时可见细小的卫星病灶,后者为虹膜广泛增厚,呈皮革样外观。

本病的诊断主要靠病史和密切观察,定期裂隙灯照相和UBM检查尤为重要,尤其是要鉴别睫状体黑色素瘤累及虹膜,还是虹膜黑色素瘤波及睫状体,如虹膜黑色素性肿物明显地增长,瘤体表面粗糙,有新生血管者应警惕虹膜黑色素瘤。

鉴别诊断

1.虹膜 虹膜痣一般病变较小,扁平,定期观察无明显变化。

2.虹膜异色 仅为虹膜表面局限的色素沉着或脱失,UBM检查无异常发现。

3.虹膜囊肿 对于位于虹膜前表面的囊肿,用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一般可以诊断,囊肿的前表面虹膜菲薄,而位于虹膜后,睫状沟内的囊肿一般需要借助UBM检查进行诊断,虹膜囊肿的UBM表现为虹膜形态异常变化,有异常隆起,虹膜囊肿外有一薄的囊壁而内为无回声区,边界清晰与周围组织能明确分辨,部分囊肿内呈蜂窝状多囊壁分隔样改变,UBM检查同时可以对病变的大小,是否导致房角关闭,是否累及睫状体等进行观察(图3)。

4.虹膜转移癌 表现为虹膜实性占位性病变,色素少或无色素,表面不光滑,可见新生血管,增长快,UBM检查可见虹膜表面弥漫性,实性隆起,与虹膜组织紧密接触,病变内回声均匀,形态不规则,可侵及房角结构,确定诊断靠找到原发病灶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图4)。

5.虹膜平滑肌瘤 临床上很难与虹膜黑色素瘤鉴别,鉴别诊断要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