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血压波动大 并发症多

发布日期:2014-11-14 07:19:49 浏览次数:1595

年龄在60岁以上、3次以上不在同一天测得的坐位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可定义为老年高血压。若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90毫米汞柱,则定义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规范化测量血压对于正确诊断老年高血压至关重要,在临床实践中需注意以下问题:1)一般测量坐位血压,测量血压前患者需静坐至少5分钟,且将血压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2)与诊室血压测量相比,非诊室血压检测(特别是家庭自测血压)有助于提高血压评估的准确性;3)首次应测量双侧上肢血压;4)监测站立位血压,观察有无体位性低血压

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我国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显著高于中青年人群,平均每2位老年人就有1人患高血压。在80岁左右的人群中,75%患有高血压。在80岁以上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90%。然而与之对应的是,仅32.2%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治疗,控制率仅为7.6%。

1)收缩压增高为主。老年人收缩压水平随年龄增长升高,而舒张压水平在60岁后呈现降低的趋势。在老年人群中,收缩压增高更常见,占6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的65%。大量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显示,与舒张压相比,收缩压与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

2)脉压增大。脉压是反映动脉血管弹性的指标。老年人收缩压水平随年龄增长升高,而舒张压趋于降低,脉压增大是老年高血压的重要特点。脉压40毫米汞柱诊断为脉压增大,老年人的脉压可达50—100毫米汞柱。有研究显示,老年人脉压是比收缩压和舒张压更重要的危险因素。脉压水平与脑中风复发密切相关,脉压越大,脑卒中再发危险越高。

3)血压波动大。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血管变僵硬,调节功能变差,使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更易随情绪、季节和体位的变化而出现明显波动,部分高龄老年人甚至可发生餐后低血压。老年人血压波动幅度大,进一步增加了降压治疗的难度,因此需谨慎选择降压药物。

4)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从卧位改变为直立体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10毫米汞柱,同时伴有头晕眼花等不适。因此,老年高血压需要注意测量站立位血压,高血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更应注意。

5)常见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健康成年人的血压水平表现为早上高,晚上低,夜间血压水平较白天降低10%—20%。老年高血压患者常伴有血压昼夜节律的异常,表现为夜间血压下降幅度10%或20%、甚至表现为夜间血压不降反较白天升高,使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6)并发症多。老年高血压常伴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缺血性肾病血脂异常、糖尿病、老年痴呆等疾患。若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更易发生或加重重要器官损害,显著增加心血管死亡率。

分级达标是指,高血压合并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的老年患者,首先将血压降低至150/90毫米汞柱,如果患者能够耐受,可继续降低到140/90毫米汞柱。对于年龄80岁且健康状况良好、能耐受降压的老年患者,可在密切观察下将血压进一步降至130/80。对于80岁及以上的高龄患者,建议将150/90作为控制目标。▲(王艳)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