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腰化的治疗
胸椎腰化的原因
正常脊柱包括7节颈椎、12节胸椎、5节腰椎5节骶椎和4节尾椎胚胎第4~7周时各椎节开始分化,椎体的化骨中心双侧椎弓的化骨中心及侧部的附加成骨中心分别于胚胎第10周第20周及第30周开始出现。出生后~8岁以前完成椎体椎弓和侧部的愈合两侧椎弓于7~15岁时愈合15岁左右于每节椎体的上下面各出现一个骺板并于耳状面或其下方出现一个附加成骨中心18岁时骺板与椎体开始融合至30岁时5节骶椎融合成一个骶骨。 在此发生过程中,某些影响发育的因素则可引起异化而致移行椎体。
胸椎腰化的诊断
除腰部有一般症状外,诊断主要依据X线检查确诊。
胸椎腰化的鉴别诊断
胸椎疼痛:是胸椎病的症状的主要临床表现,常见有胸椎骨质增生、椎管狭窄;胸椎压缩性骨折、错位、侧弯、筋膜嵌顿;以及胸椎椎间盘突出症等。胸椎侧位片可见椎体前缘唇样增生,正位片可见肋骨小头半脱位。大多显示比较广泛的胸椎间隙变窄、软骨板硬化,椎体前侧或外侧缘唇样骨赘。部分病例可见思莫氏结节阴影,胸脊柱侧弯、生理曲度加深等改变。
胸椎侧弯: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脊椎节段向侧方弯曲并伴有椎体旋转的脊柱畸形。胸椎侧弯在现代人群中发病率很高,影响的人群广,数量多,年龄逐渐呈年轻化。与现代人群职业特点,工作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且影响人体范围广,影响的组织器官多,所引出的症状复杂,不仅包括骨骼肌肉。神经血管,内脏消化系统,心血管循环系统等等。给人们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
胸椎畸形:胸脊柱在胚胎时期是呈后凸的,在幼儿起坐后逐渐变为前凸, 这种变化称为继发曲度。继发曲度的形成一般是由于负重后椎体及椎间盘前厚后薄所致。胸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增加胸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 脊髓和大脑的损伤。由于长期坐姿、睡姿不良和椎间盘髓核脱水退变时,胸椎的前凸可逐渐消失,甚至可变直或呈反张弯曲,即向后凸,这就造成了胸椎后凸畸形。
胸椎腰化的治疗和预防方法
1.治疗原则
(1)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其中尤其应强调腰部的保护与腰背肌(或腹肌)锻炼
(3)对经正规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且已影响工作生活者应在除外其他疾患的基础上施以手术疗法。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