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不同注射方法对克赛致皮肤瘀斑和皮下血肿的影响

发布日期:2014-11-08 22:47:32 浏览次数:1678

2002~2003年,我们对收治的不稳定绞痛及非q波心梗进行了600余例次的克赛皮下注射,结果发现采用不同注射方法能干预克赛致皮肤瘀斑皮下血肿的发生率;采用改进的注射方法,能显著地降低皮肤瘀斑和皮下血肿的发生率,预防克赛的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以2002年3月~2003年10月采用一般方法进行克赛皮下注射的不稳定心绞痛和非q波心梗的病人,共进行645例次克赛皮下注射。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注射方法 对照组采用一般皮下注射方法,以30°~40°注射,注射后按压3min。改进组选择腹部皮下注射,局部消毒后,左手拇指和食指捏起局部皮肤使之形成一皱褶,针头垂直刺入不应成角度,并将针头全部扎入肤皱褶,回抽无回血,注入药物,并在注射全过程保持皮肤皱褶。注射后按压3~5min。

1.3 结果 对照组和改进组出现皮下瘀斑和皮下血肿情况比较:对照组注射309例次,皮下瘀斑发生107次,皮下血肿发生11次,发生率为38.2%;改进组注射336例次,皮下瘀斑发生18次,皮下血肿发生0次,发生率为5.4%。对照组和改进组出现皮下瘀斑和皮下血肿发生率比较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1 做好用药前准备。为防止克赛引起皮肤黏膜出血,应慎用于血小板减少症、严重凝血障碍、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或有出血倾向的器官损伤。应避免与解热镇痛剂量的乙酰水杨酸(及其衍生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联合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应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密切观察有无出血、血小板减少等情况。

2.2 选择正确的注射部位,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注射部位和注射手法不当是克赛注射致皮下瘀斑或皮下血肿的主要原因。克赛是抗凝药物,不能肌肉注射。由于肌肉组织内有毛细血管网,注入克赛后会出现局部出血,引起皮肤瘀斑或皮下血肿。对照组选皮下组织菲薄,又以30°~40°注射,针头很容易刺入肌肉层。采用改进组的皮下注射方法,同时选用选皮下组织较厚的腹部作为垂直注射,有效地避免了此事件发生,从而降低了皮下瘀斑和皮下血肿发生率。

2.3 在注射之前不需排出注射器内的气体,杜绝拔针后按压不当。注射前,由于排气,药液往往从针尖内溢出,附于针头表面,注射时带入针眼,则针眼处血管渗血,导致局部皮肤瘀班。研究表明 [1] ,拔针后按压不当是造成皮下瘀斑或皮下血肿的重要原因,皮下注射克赛后,按压针孔尤为重要,一般按压3~5min,必要时按压10min。

2.4 强化护士责任心,密切观察注射部位病情变化。皮下注射克赛后,护士应提高警惕,加强责任心,应密切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瘀斑、血肿,发现后要及时处理。

1 田凤兰,兰荣凤.真空采血造成大面积皮下淤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58.

作者单位: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78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