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是怎么回事
1、分裂症,如紧张型或青春型分裂症病人可以发生精神运动性兴奋,而偏执型病人在幻觉、妄想影响下,可发生情绪激动的精神运动性兴奋;
2、心境障碍:躁狂发作一般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表现为:(1)情感高涨;2()联想加速;(3)动作很多;
3、癔症性情感爆发:是在精神刺激后发病,表现夸张表演的姿态诉说他们的委屈和愤怒,带有发泄的特征。一般持续12个小时。由于癔症样发作可见于多种疾病,故需要仔细予以排除;
4、严重应激障碍:在急剧而强烈的精神刺激下突然起病,表现为情绪兴奋,躁动不安。病人的言语内容易理解,多与精神因素或本人经历有关,持续时间不长;
(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缺乏自控能力,行为具有冲动性,易与人争执,甚至发生斗殴伤人行为。虽然事后会承认错误,但缺乏罪责感,因此屡教屡犯,发作呈阵发性;
(2)冲动型人格障碍:为阵发性发作的难以自控的情感冲动,以致突然暴怒甚至暴行,事后后悔,但下次又同样发作,为阵发性发作,冲动型人格障碍病人平时与人保持较好的关系;
(3)表演型人格障碍:多为女性,喜欢追求新奇、自我中心、文过饰非,甚至发生病态说谎。开始于成年早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或终生;病人的人格明显偏离正常,如情感不稳,过度警觉,行为或情感具有冲动性和不能自控,因此明显影响社会功能,使得病人环境适应不良并感到痛苦。病人缺乏自知之明,虽重复发生严重后果,仍不能使其自行纠正;
6、精神发育迟滞:病人自我控制能力减低,因此容易出现冲动行为,这种兴奋状态一般持续时间很短,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便可平息;
7、癫痫,如有些病人在癫痫发作后出现意识模糊和兴奋,另有些病人表现为精神运动性发作,可持续几分钟至几天,突然中止,醒后多完全遗忘,脑电图检查异常;
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姿势。严重的木僵称为僵住,患者不言、不动、不食、面部表情固定,大小便潴留,对刺激缺乏反应,如不予治疗,可维持很长时间。轻度木僵称作亚木僵状态,表现为问之不答、唤之不动、表情呆滞,但在无人时能自动进食,能自动大小便。严重的木僵见于精神分裂症,称为紧张性木僵(catatonic stupor).较轻的木僵可见于严重抑郁症、反应性精神障碍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是在木僵的基础上出现的,患者的肢体任人摆布,即使是不舒服的姿势,也较长时间似蜡塑一样维持不动。如将患者头部抬高似枕着枕头的姿势,患者也不动,可维持很长时间,称之为空气枕头,此时患者意识清楚,病好后能回忆。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患者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有时可以手示意。见于癔症及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患者对于要求他做的动作,不但不执行,而且表现抗拒及相反的行为。若患者的行为反应与医生的要求完全相反时称作主动违拗(active negativism),例如要求患者张开口时他反而紧闭口。若患者对医生的要求都加以拒绝而不作出行为反应,称作被动违拗(passive negativism).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1)提供安静的环境,引导病人注意安全,并阻止他人围观和挑逗。严重兴奋的时应住单间隔离,确保安全;
(2)对病人态度良好,稳定病人情绪,保证休息。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减少外界刺激,鼓励参加个人喜欢并可以自控的活动;
(3)引导鼓励病人按时料理个人卫生,对病人异常的打扮和修饰给予婉转的指正,教会更好的体现个人修养和身份;
(4)让病人单独进食,减少周围事物的干扰,加强监护,防其暴饮暴食。按时督促和协助病人进食足够的食物和水分,如果病人处于极度兴奋激越状态,可在数人协助或保护下耐心喂饭。选择适当的时机给病人讲解其饮食无节的原因和危害,引导病人自行控制过度活动,能自行正常进食饮水;
(5)引导病人参与他喜爱的活动,如简单的小手工操作等,并配合恰当的肯定和鼓励,既增强病人的自尊,又使病人过盛的精力得以自然疏泄;
(6)不采取强制性言语和措施,对其过激言行不辩论,但不轻易迁就,应因势利导,鼓励病人按可控制和可接受的方式表达与宣泄激动和愤怒,对其打抱不平行为必须婉言谢绝。在日常沟通、治疗护理,需要与病人发生躯体接触时应谨慎,必要时应有他人陪同;
(7)在急性期应查阅病人书信,目的在于防止病人在自控能力下降期间,造成权益损失,甚至法律纠纷。
(1)分析病人的合理与不合理要求,适当满足合理要求。注意对病人的品德和安全教育;
(2)选择适当时机让病人认识自己的情感失控是病态,从主观上能够主动调整情感和行为。
③对持续躁动的病人要注意保证病人的营养,每日摄入的水份不应少于3000ml,并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
④对于兴奋病人,也应注意防冲动伤人、毁物和其它意外。检查和治疗时防止损坏器械和用品,不听劝说者应在约束之后进行检查或治疗;
(2)一旦冲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终止和预防再度发生冲动行为。如难以制止冲动,可隔离或保护约束病人,认真执行保护约束护理常规,并及时报告医生采取进一步措施;
(3)在冲动后,做好事后心理护理,制订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病人安静合作解除隔离或约束时,仍要解释隔离或约束的必要性。对于受冲动损害的人应立即妥善处理。
4、健康教育随着病情的好转,教会病人克服性格弱点,正确对待疾病和面对未来,掌握坚持长期治疗防止复发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1)跑步:有研究证明,人在跑步时,大脑会大量分泌内啡肽,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它能让人产生欢乐、愉快、满足的感觉,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忧郁。跑步的时间以傍晚为宜,速度应至少每分钟跑120步,频率为每周至少跑3次,每次持续跑30~50分钟。
(2)跳绳:一方面跳绳能增加人体的协调性;另一方面由于在跳绳过程中,头部需要上下快速移动,能有效加强前庭功能。这些都能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提高自信心。跳绳速度为每分钟30~60次,隔天一次,每次持续10分钟。
(3)散步:尽量选择在优美、安静的环境中散步,能在改善心肺功能及提高摄氧的同时,使人感到愉快。开始散步应坚持每天步行1500米,并力争在15分钟内走完;以后逐渐加大散步距离,直到45分钟走完4500米。
不管是精神性运动抑制倾向的人,还是健康的人都应该要多做运动,这样才能远离疾病,远离抑郁症。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