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大动脉炎与动脉粥硬化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指主要累及大动脉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可造成血管腔狭窄甚至阻塞。本病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因此可能使头部、上肢、下肢和内脏器官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发病原因不明。由于本病可造成上肢或下肢动脉脉搏减弱或消失,故又被称为无脉症。
那么,多发性大动脉炎与动脉粥样硬化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多发性大动脉炎主要与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纤维肌发育不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白塞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疾病鉴别有区别。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初期可有全身不适、易疲劳、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出汗、体重下降、肌痛、关节炎和结节红斑等症状。 局部症状是有不同器官缺血。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常在50岁后发病,伴动脉硬化的其他临床表现,血管造影有助于鉴别。
所以,动脉粥样硬化是常在50岁后发病,伴动脉硬化的其他临床表现,血管造影有助于鉴别。而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初期可有全身不适、易疲劳、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出汗等症状。
来源网址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5
次 | 评论:1
条 | 好评:0
硬化相关文章
其他疾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