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羊膜腔感染综合症
羊膜腔内的羊水量及其成分丰富并且不断变化,对胎儿生长发育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羊水还具有抑菌作用,羊水中的溶酶体、p-溶素、免疫球蛋白、锌和多肽结合、锌和磷的合适比例等均属于羊水抑菌系统。
文献报告正常情况下羊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及白色念珠菌等多种病原体都有抑菌作用。当羊膜腔内的羊水及胎盘、胎膜、脐带、胎儿发生感染时称羊膜腔感染综合症。
羊膜腔感染综合症的病原体以非特异细菌(如寄生在阴道或肠道内的厌氧菌、大肠杆菌及产气荚膜杆菌等)为主,其他尚可有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沙眼衣原体、梅毒螺旋体、弓形虫、白色念珠菌等。其诱因有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或滞产、多次肛查或阴道检查、死胎、羊膜腔穿刺术等
1.预防:积极正确地处理产程延长,及时终止妊娠。胎膜早破后保持外阴清洁,放置外阴无菌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适当控制肛查和阴道检查的次数,阴道检查时应注意无菌技术。严格掌握羊膜腔穿刺术的指征,并注意无菌操作。
2.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对母儿无明显危害的足量抗生素。如胎儿尚未成熟时发生胎膜早破、应嘱产妇绝对卧床,抬高床尾,保持外阴清洁,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及白细胞计数,无感染迹象可保守治疗,维持妊娠至胎儿成熟时引产,否则应立即终止妊娠;如胎儿已成熟而发生胎膜早破,应予以积极地引产,并防止产程延长。
羊膜腔感染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用眼药水滴眼,预防感染性眼炎,同时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及时进行预防接种。
延伸阅读:
哪些因素会导致胎儿发育异常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