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隐球菌感染是怎么回事

发布日期:2014-11-06 14:11:08 浏览次数:1600

新型隐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存在土壤、干鸽粪、水果、蔬菜、正常人皮肤和粪便中。在干燥鸽粪中可以生存达数年之久,是人的主要传染源。一般认为该菌可经呼吸道或皮肤黏膜破损处侵入人体,血行播散至脑、骨骼和皮肤。有80%病例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可能隐球菌从鼻腔沿嗅神经及淋巴管传至脑膜所致。正常人血清中存在可溶性抗隐球菌因子,而脑脊液中缺乏,故利于隐球菌生长繁殖。

正常人常暴露于新生隐球菌的环境中,但发病者极少,人体对隐球菌的免疫包括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起着重要作用。体液免疫包括:抗荚膜多糖抗体以及补体参与调理吞噬作用,协助吞噬细胞吞噬隐球菌。只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原菌才易于侵入人体而致病。

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肺和皮肤的病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1、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 新型隐球菌易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原因不清,可能与脑脊液中存在天门冬素及肌酐有助于菌生长有关。也易引起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及脑膜脑炎。1978年Forar统计220例隐球菌感染病例中,仅有19例无中枢神经受累,因此隐球菌脑膜炎是真菌所致胸膜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其临床表现颇似结核性脑膜炎,但有时隐球菌性肉芽肿局限于脑和脊髓的某个部位,则与脑瘤脓肿等相似。

2、肺隐球菌病 常并发于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亦可单独发生,或继发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等。其病变系在支气管周围发生弥漫浸润,或粟粒状分布或孤立的损害,原发者常由于无明显临床表现而被忽视。

3、皮肤粘膜隐球菌病 皮肤粘膜隐球菌病很少单独发生,常为全身性隐球菌病的局部表现,可能由脑膜、肺部和其他病灶播散所致,主要表现为面部座疮样皮疹、硬结或随病变扩大而中心坏死,形成溃疡。间或也有发生于硬腭、软腭、舌、齿龈、咽部、鼻腔等粘膜上。自觉症状并不严重,病程漫长。

4、骨隐球菌病 好侵犯颅骨及脊柱,但关节常不被波及。骨损害呈慢性多发的散在破坏性病变,无骨膜增生,但可有肿胀疼痛。X线无特殊表现。

5、内脏隐球菌病 系由播散引起。心、睾丸、前列腺、眼部等常可波及,但不波及肾、肝、脾、淋巴结等部位。胃肠道及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与结核相似。有时通过蜘蛛膜下腔可直接侵及眼或通过血行播散而入眼色素层、视网膜、晶状体等。个别情况下可侵犯心脏,引起心内膜炎

1、墨汁染色检查脑脊液或其它病灶分泌物的涂片,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带荚膜的厚壁酵母细胞。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