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内斜
眼球内斜多表現爲内斜視,内斜視俗稱“鬥雞眼”,是斜視中最常見的一種。其症狀是眼睛偏斜向鼻側。有些小孩天生即具有此種情形,但大部分的内斜視大約二歲到三歲才開始出現。某些病例可以用適當的眼鏡來矯正,因眼鏡能減輕因爲過度的調整焦距,而引起的内斜視情形;但某些病例在經過眼鏡和遮蓋治療後,仍免不了需要以眼肌手術來矯正。
眼球内斜的原因眼球由6條眼外肌支配其向各個方向運動,如果支配眼球内轉的力量過大或者使眼球外轉的力量過小都會導致眼球處於内收的位置,產生内斜。因此内轉肌痙攣和外轉肌麻痹都會產生内斜,内斜產生同側性複視。
眼球内斜的診斷眼球内轉肌痙攣和外轉肌麻痹都會產生眼球内斜,内斜產生同側性複視。
眼球内斜的鑒别診斷大部分一歲以下的嬰兒看起來似乎都有内斜視。由於鼻梁較寬,加以東方人常見内赀贅皮,以致眼白看起來很少。外觀上,兩眼黑眼球〈角膜〉好像隔着鼻梁皮膚“鬥”在一起的“鬥雞眼”,實際上,眼位是正的。這種假性内斜視的現象,在嬰兒向左右兩側注視的時候,看起來更爲明顯。我們可以用手電筒照眼睛來檢查。正常的眼睛可看到角膜上有光反射。若眼位是正的,或是假性斜視,則光反射點在瞳孔中央;若是真性斜視,則光反射點偏離瞳孔中央。所幸,這種現象在嬰兒長大時,會自動消失〈因爲鼻梁挺高了〉。然而,這卻使得父母親或祖父母親們誤以爲,所有的内斜視情形都會自動消失。也因爲這種錯誤的觀念,使得許多父母親延遲帶領他們的小孩去讓眼科醫師診治的時間,以致錯過了治療斜視的黄金時期。真性内斜視,是不會隨年紀增長而自動消失的。
眼球内轉肌痙攣和外轉肌麻痹都會產生眼球内斜,内斜產生同側性複視。
眼球内斜的治療和預防方法每天做眼睛保健操保護視力的4種鍛鍊方法
一、轉眼法
選一安靜場所,或坐或站,全身放松,清除雜念,二目睜開,頭頸不動,獨轉眼球。先將眼睛凝視正下方,緩慢轉至左方,再轉至凝視正上方,至右方,最後回到 凝視正下方,這樣,先顺時針轉9圈。再讓眼睛由凝視下方,轉至右方,至上方,至左方,再回到下方,這樣,再逆時針方向轉6圈。總共做4次。每次轉動,眼球 都應盡可能地達到極限。這種轉眼法可以鍛鍊眼肌,改善營養,使眼靈活自如,炯炯有神。
二、眼呼吸凝神法
選空氣清新處,或坐或立,全身放松,二目平視前方,徐徐將氣吸足,眼睛隨之睜大,稍停片刻,然後將氣徐徐呼出,眼睛也隨之慢慢微閉,連續做9次。
三、熨眼法
此法最好坐着做,全身放松,閉上雙眼,然後快速相互摩擦兩掌,使之生熱,趁熱用雙手捂住雙眼,熱散後兩手猛然拿開,兩眼也同時用勁一睜,如此3~5次,能促進眼睛血液循環,增進新陳代謝。
四、洗眼法
先將臉盆消毒後,倒入溫水,調節好水溫,把臉放入水里,在水中睜開眼睛,使眼球上下左右各移動9次,然後再顺時針、逆時針鏇轉9次。剛開始,水進入眼 里,眼睛難受無比,但隨着眼球的轉動,眼睛會慢慢覺得非常舒服。在做這一動作時,若感到呼吸困難,不妨從臉盆中抬起臉來,在外深呼吸一下。此法,能洗去眼 中的有害物質和灰塵,還對輕度白内障有效,並能改善散光、遠視、近視的屈光不正程度。
參看 嬰幼兒型内斜視 周期性内斜視 原發性共同性内斜視 原發性非調節性内斜視 眼部症狀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