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羊肉串爲何吃出瘀血斑
今年6月30日,東北人王先生曾因肚子痛去醫院就診,盡管做了激光碎石,但肚子疼的症狀還是沒有改善。7月5日,王先生來到朝陽醫院就診,此時他的身上已經出現多處大面積瘀斑,被迅速轉至急診搶救室。急診醫生馬上爲他進行血液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患者凝血功能差,但血色素水平正常。這意味着,患者很可能不是血液病,而是吃藥或者中毒等外源性因素導致的凝血功能障礙。隨後,王先生的家屬將血樣送到307醫院檢測,結果顯示:王先生血樣中的溴敵隆含量達到了每毫升450微克,而正常人血樣中的檢測數值應該爲零。
溴敵隆爲高毒殺鼠劑。據王先生回憶,6月底曾在一個路邊燒烤攤吃過羊肉串。醫生綜合考慮,高度懷疑王先生吃的“羊肉串”有可能是來路不明的鼠肉或者貓狗肉冒充的羊肉,這些死鼠或死貓狗如果是被溴敵隆毒死的,就會導致王先生間接誤服鼠藥。
市場上“假羊肉”不少
死貓死老鼠進燒烤攤的問題被曝光已久。2004年,就有媒體報道,一位良心發現的燒烤羊肉老板自爆所謂“正宗羊肉串”的出鑪過程。這位老板透露,一些外地人用死老鼠肉、豬肉與少量羊肉摻和,再用雙氧水浸泡後加入調料,不但大大降低了成本,還可以讓烤出來的“烤羊肉串”口味更好、“賣相”更佳。
杭州曾有一家媒體做過一項實驗,從市場上買回六個樣本的羊肉串,但是其中有三個樣本沒有發現牛、羊、豬的源性DNA成分,絕對不是羊肉。
另一位孫姓老板則稱,自己做燒烤已經十幾年了,就目前情況來看,用老鼠肉冒充羊肉的情況並不多見,至少自己從來沒有聽說,因爲老鼠十分難捉,而燒烤店的需求量又那麼大,捉那麼多老鼠的成本遠高於買真正羊肉所花的成本。“但也不排除用鼠藥毒死老鼠的。不過,那也太黑了。”孫老板說。
老鼠肉目前很難鑒定
曾經有記者試圖拿燒烤店里的一些羊肉串給質檢部門去做檢驗,但工作人員表示,由於目前技術限制,隻能定向檢測豬肉和牛肉,羊肉都無法檢測,更不要說是老鼠肉了。
“鑒别動物生肉難,熟的則更難。”南京財經大學生物工程系教授吳定表示,被切成小塊的老鼠肉和羊肉是很難區别的,如果是生肉,可以通過羊肉的膻味來進行辨别。另外,還可以看肉的横切面,老鼠肉的肌肉纖維很細,羊肉的肌肉纖維相對較粗,勉強可以看到肌肉束以及肌肉芥蒂組織。
而在科學領域,往往通過組織切片加免疫學鑒定方法來確定肉屬於什麼動物,首先要做出需檢測的肉的組織切片,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再通過對照圖譜,來判斷這種肉屬於哪類動物的,判斷後還要用免疫學鑒定方法來進行確認。由於每種動物身上的蛋白質都是有差異的,所以,隻要提取出肉中的蛋白質,再通過特殊試劑進行測試,就可以確定肉究竟是哪種動物的。
可是這種方法也有其缺點:第一,因爲每種動物的肉都對應唯一一種試劑,隻有先研制出試劑才能進行測試,質檢院之所以不能檢驗出老鼠肉就是因爲現在還沒有研制出專門測試老鼠肉的試劑,或者說還沒有人向國家申報;第二,這種方法僅限於對生肉檢測,對於像燒烤店里經過高溫處理過的熟肉,由於蛋白質已經被破壞,所以這種方法就無效了。
吳定表示,現在還有别的方法可以完成這種鑒定,比如用一種叫電子鼻的科學儀器,其原理是每種動物的脂肪散發的氣味分子都是不一樣的,電子鼻可以通過這些氣味分子對肉加以鑒别,即使是熟肉也可以鑒别,不過這種方法還沒有得到國家的認可,所以質檢院不能使用這種方法。
如鼠藥中毒應盡快送醫
目前國家允許使用的鼠藥均爲慢性鼠藥,如溴敵隆、敵鼠鈉鹽等,此類鼠藥一般是抗凝血類滅鼠劑,會降低動物體内血液凝固的能力,讓動物死於出血。這類藥物起效較慢,一般老鼠服用後3—4天才會出現症狀和死亡,而且在動物體内代謝較快,殘留較少,一般不會造成人的二次中毒,安全性較高。
如果人誤食了這類鼠藥,也有特效解毒劑——維生素K1,如果食用的劑量不大,到醫院及時注射就可以脱離危險。但是公眾不要采用維生素K1的方法自我治療,如果發現有鼠藥中毒的蹟象,必須第一時間送醫院急救,經醫生確診後方可使用。
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南京鼓樓醫院主任醫師吳建中表示,老鼠藥現在是一種“漸進式”的毒藥,人食用含有老鼠藥的動物肉後,對人體有一定危害,但由於老鼠藥漸進式中毒的特性,患者一般不會出現如此嚴重的急性並發症。所以,他認爲,這個病例如果確實是老鼠藥中毒,可能還需要找其他方面的原因,不能僅從攝入燒烤羊肉着手。“當然,如果持續吃含有老鼠藥的肉類,情況則另當别論。”吳建中說。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曾曉芃表示,如果老鼠食用的是慢性鼠藥,則對人體沒有太大的危害,而如果是急性鼠藥,一些食肉動物吃了服藥的老鼠後,則可能造成人的二次中毒。
相關專家一致表示,不管哪種類型的鼠藥,使用時都要非常小心,如果發生誤食應該及時去醫院。
另外,醫生還建議,市民外出就餐時,最好選擇正規的餐飲店就餐。對於那些食品安全難以得到保障的路邊攤、路邊燒烤,盡量不要食用,以免危害身體健康。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