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拒绝抑郁症 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发布日期:2014-11-24 21:24:45 浏览次数:1595

专家简介:哈医大医疗系毕业,神经内科专业,后从事老年病临床与干部保健,主持老年病教学与院体检工作。近三十年的临床工作中积累了相当的医疗、教学、科研经验。主持省、市科委课题4项,撰写论文50余篇,主编著书3部、多次获科研奖、优秀教师奖、先进工作者。2003年赴长沙《全国干部保健体检网络化管理学习班》学习,继之实地考察多所国、省内大型体检中心,领导筹建二院专业化体检中心并投入使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抑郁症严重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已构成社会问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受到各国专家们关注。近日,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主任、老年病科副主任李颖教授。

李主任:1.人口老龄化严重 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10.7%,已经进入老年型国家,预计到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5.7%,家庭经济社会负担严重。2.高患病率并上升趋势 据统计,老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1.5%,其中相当的病人属不典型性。现代老年病学精神障碍章节中指出:“老年精神障碍在老年人口中的患病率为40%。国外资料:老年精神障碍住院者50%为情感性精神障碍,其中60岁以后首发者占55%。3.症状隐匿、不典型、不易被发现 不少老年人是以众多的躯体症状为主诉发病,这些症状与抑郁心境交织在一起,致使典型症状不突出,医生不易辨认而不易诊断。4.自杀率高 老年抑郁性精神障碍是导致自杀身亡的显著独立危险因素。国外资料:自杀是65岁以上人口中的10大死亡原因之一。

李主任:老年抑郁症属情感性精神障碍范畴,即“以情感的高涨或低落”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又称心理障碍。包括两组症状即燥狂和抑郁。在老年病人中很少表现为燥狂。确切得说老年抑郁症是指首发于老年期,以情感的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相应的思维障碍和行为、动作减少的精神心理疾病。广义的讲还包括了由青年延续到老年,和老年继发于其他疾病的抑郁症。

李主任:老年与青年抑郁症大同小异,都是以“三低”为基本症状,即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行为动作减少。

1、情绪低落 是抑郁症的首发症状,表现悲观、失望、消极厌世,患者哭泣有自杀企图,常伴焦虑、不安、心烦,其特点为早重晚轻。2、思维障碍 思维缓慢和贫乏,表现为沉默、少语、对答缓慢、多以头示意,伴有缺少自信,自我评价过低而产生自责,自罪,是促进自杀的因素之一。3、行为动作减少不能马上以行动作为反响,行为动作缓慢;诸多的躯体症状主诉如周身疲劳乏力、下肢疼痛食欲不振、睡眠不佳、心慌易惊等常为病人不能马上行动的理由。

李主任:症状不典型、病情隐匿、轻者主要表现为焦虑,躯体症状。

1、症状不典型--老年人情绪异常往往和躯体症状的主诉混在一起,以躯体症状主诉诸多,而其核心的抑郁症状却不被已知,病人反复强调的植物神经症状可能是抑郁的早期表现。(如口干多汗、食欲不振、腹账便秘失眠等)却未引起本人与医生的关注。2、隐匿--在不知不觉中起病,特点以“神经症”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的抑郁情绪,这种以神经症状掩盖了抑郁情绪的临床相称之为“隐匿性抑郁症”。例如:无名痛、体重下降、无精力、睡眠差、恐慌等。3、轻度的抑郁症易漏诊--轻度的老年抑郁症主要表现焦虑和躯体症状。病人常因腹部不适,不休止的纠缠医生,不停的要求医生给予健康保证,甚至有激越,搓手顿足、坐卧不安、拍打桌椅、头顶墙等,好似有难言之苦。并有妄想:“自己要死亡,地球要毁灭,疑病,自罪等可导致自杀。因无明显“三低”而易漏诊。

李主任:本病病因尚不清楚,大量的资料提示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和心理社会因素对本病的发生有明显影响。老年抑郁症30—40%有家族史,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有专家认为该病是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减少。生活事件与心境障碍密切相关。经历一次危及生命的生活事件6个月内患抑郁症增加6倍。丧偶、离婚、失业、重病等也可导致抑郁发生。经济状况差,社会阶层低也易患本病。女性应激能力低于男性易患本病

李主任:迄今为止,虽然医学的诊断技术发展很快,但老年抑郁症的诊断建立,因无确切的客观指征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的异常发现,仍缺少“金标准”。仅靠精神查体,诊断的可靠性受医生水平的影响。

(一)诊断要点:1、60岁以上老年人有家族史或情感打击史或既往有发作;2、发病相对较急、有三低症状;3、“三低”或伴随焦虑、躯体症状持续两三周;4、排除器质性疾病、用抗抑郁药有效;5、应与老化、痴呆、神经症相鉴别。

(二)治疗包括三个方面: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及躯体病预防。

可分为四类概括为三环、四环类、酶抑制剂、再摄取抑制剂等。无论哪类药物治疗,都与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即去甲肾上腺素和五羟色胺),共同的作用是使去甲肾上腺素和/或五羟色胺浓度增加。当前常用并被公认疗效显著的药物:氟西汀、塞洛特、百忧解、忧克或黛力新等。特点:服用方便每日一次(黛力新可服2次/日);副作用轻,易耐受;长期服用安全;疗效好、血液浓度稳定。

注意: a.一定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选择药物;b.联合用药时剂量要减少。有20-30%的患者药物治疗无效,称之为难治性抑郁症,这些病人应考虑联合用药;c.有强自杀行为、深度迟钝,拒不进食,药物治疗无效者可住院治疗; d.服药时间不能过短,任何抗抑郁药达疗效后都需要维持3-6个月,以后减为维持量。维持量应为初始量的2/3或1/2为益,不可突然停药,多次复发者需要服药时间更长。

以积极的社会和心理支持付之老年人1)老年人常遇到生活的心理应激,不是所有用药都能有效,如疾病、经济困难、生活孤独等,给予解决才是硬道理;2)老年人可一身多病,用药种类多,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应遵医嘱;3)改善心境给予解释、细心照料、安慰、安排生活及提高乐趣是必要的治疗方法之一;4)婚姻与“孙子疗法”使其改善孤独,有共同语言和天伦之乐是有效方法之一。

该病病因不清而不能从病因上预防,有效的预防是对患者的维持治疗。目前对维持治疗疗效的研究尚不充分,但其治疗有抗复发的保护作用。药物维持治疗的时间没有明确期限,一般初次发作者为6个月,2-3次复发者至少12个月。急性期用有效剂量,维持剂量不能过低。单次发作者,近期治疗后和远期预后25%较好。多次复发者易变为慢性抑郁,治疗较困难。有人认为18个月内是关键。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