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浅谈外伤瘀肿瘀湿兼治

发布日期:2014-10-25 18:12:50 浏览次数:1595

沈金鳌言:“忽然闪挫,必气为震,因此壅而凝聚发,气运于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亦凝矣。”外伤后经脉受损,气血凝滞经络阻塞,所伤局部出现不同程度瘀肿疼痛,严重者可见张力性水泡。有道是“伤科一证,专从血论”,治当活血祛瘀、通腑泻浊,可用三棱、莪术、桃仁、红花、大黄、芒硝之类,确能取效,然笔者临证二十载,于外伤瘀肿瘀湿兼治,疗效更佳,现浅谈如下。

外伤瘀肿之形成有直接与间接者。直接者主要是肢体局部受外力所伤,脉络破损,瘀血积聚,津液失运而成。间接者主要是外伤引起脏腑功能(特别是肺、脾、肾三脏)障碍而导致水津输布失常而生;或人体受伤后正气衰惫,营卫被遏失和,腠理疏松,也易致湿邪侵袭。

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津液与血皆为液体,都是以营养、滋润为其主要功能,在生理上津液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循环必须依赖正常水液的滋养、充实,使脉道得以滋润、滑利,然后才能使血液周流自如;血中的部分渗出脉外,也就成为津液。在病理上,反复出血,常影响津液,表现为耗血伤津的病证,严重的伤津脱液,也会影响到血液,表现为津枯血燥。不言而喻,津血同源,外伤瘀肿必有津液的病变,其不仅由血瘀所致,同时也与津聚水停相关,正与现代医学的外伤后局部血运障碍,导致肌肉组织水肿的认识一致。

《医源记略・湿病证治》云:“凡病之有形者,非痰则血,亦由湿瘀也”,前贤又云:“血水同源,血有余(指恶血)便是水”,因而外伤瘀肿只有治瘀兼治湿,使欲积之津不遂,已聚之水得以遽消,方可望水利津布,脉道润滑,血流畅利,湿化则血行,更有利于瘀血的及时消散,达到早日治愈的目的。

湿邪杂至,则易合而为痹,常是瘀肿与湿痹并存,再者损伤处由于湿邪的刺激可致局部软组织更加拘急、挛缩,遂使肿痛加甚,此时急当散湿自不待言,或在活血行气药的基础上加些散湿之品,效当倍加;即使外邪未侵,但终因人体受伤,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必然降低,若在活血行气法的基础上加上少许散湿之品,不但可使血流畅利,瘀血消散,又可鼓舞人体正气运行于肌表,使卫阳宣畅,可免外邪入侵之虞。

散湿之品,其效不仅仅在于驱除外邪,还其有活血行气及解痛镇静之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许多散湿之品均含挥发油,能舒张血管,改善局部和全身的循环功能,促使局 部肿胀的吸收,同时还有机体感觉神经末梢过敏趋于平稳的成分,起到镇静、解痛作用,实与活血行气药有异曲同功之妙,那么外伤瘀肿为何不兼以散湿呢?

观古今疗伤诸方,活血行气药方中加散湿之品者不少。如清代・吴谦《医宗金鉴》之清上瘀血汤、羌活乳香汤和清代・钱秀昌《伤科补要》之麻桂温经汤、八仙逍遥散疗外伤瘀肿方中均用了散湿之品;近代浙江萧山伤科名贤陈佩永老中医疗伤之瘀肿,创“少林发散法”,功效卓著,观其方也不外乎在活血行气药中加了散湿之品。

《五十二病方》治伤不忘用赤苔、白术在于治湿,其义显明;《金匮要略》之桂枝茯苓丸治瘀不忘茯苓,使茯苓二字贯于方名之中,意在使后学注意;少林伤方中不忘重用泽泻,也在于瘀湿同治;浙江著名伤科流派―――罗氏伤科也独具卓识,治疗不仅从“瘀”论,而且从“湿”治;近代伤科名贤陆银华治伤之瘀肿,不忘重用泽兰,治瘀又治湿,值得仿效。

笔者疗伤临证二十载,在外伤瘀肿的治疗中,不论是软组织单纯损伤,还是骨折或脱位,如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Colles氏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肩、关节脱位、踝关节扭挫伤等,做到瘀湿兼治(或利湿或散湿),针对病情,不忘病机,药量辨证增减,确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