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发布日期:2014-10-08 06:46:45 浏览次数:1595

就病因来说可有两大类,精神发育迟滞即环境因素(缺乏教育)和个体因素(脑部疾病),而绝大多数精神发育迟滞的病人,都是上述两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后果。而中度精神发育迟滞除脑部疾病的依据外,约有半数可以找到躯体疾病的原因。许多研究证明,正常智力是由多基因决定的,一些异常基因却可通过代谢障碍及其他病变导致智力障碍。引起精神发育迟滞的心理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低、住房拥挤、家庭环境不稳定等。而躯体因素包括的更广泛:如遗传异常、胎儿期损伤、围产期疾病,以及出生后疾病,特别是感染、中毒、外伤、物理因素和缺氧、代谢、营养障碍都是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的原因。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 :智商为35~49,占精神发育迟滞的1/10~2/10;患儿在学龄前期可学会一般的谈话,不易与同龄儿童建立友谊关系,进入小学1年级,即可发现接受和理解能力较同学差;经适当的训练可以学会自理生活和从事简单的劳动,但稍碰困难则需人指导和照顾;躯体异常,如个子较小、面容较特殊,并常可查出特殊病因。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者的语言理解及使用能力发育迟缓,并且最终达到的水平很有限;在生活自理和运动技能的发展方面也受阻,其中某些人终生需要监护。多数人在学业上的进展有限,只有一部分人可学会读、写、计算的基本技能。特殊教育可使这些人有机会发展其有限的能力,掌握一些基本技能。这类教育适合于使学习缓慢的人达到低水平的成绩。如果是成年病人,只要精心地组织和监督,通常能够完成简单的实际操作。在成年期做到生活上完全独立十分罕见。然而一般说来,这类人体力较充沛,大多数可在其能力范围内与他人建立联系,进行交流,并参与简单的社会活动。

【发现和诊断精神发育迟滞儿童】

诊断精神发育迟滞的要点,有以下三点缺—不可:

1.起病于18岁发育成熟之前。

2.诊断性智能检查智商低于70。

3.社会适应能力低于正常。

简单地说,如果小孩出生后从未达到过和同龄人相同的能力,就可以诊断他是一个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如果孩子曾经智能和适应能力达到过正常水平,然后倒退,往往是出其他疾病引起的。

有些孩子被诊断“弱智”后,家长并不服气:“我的孩子也能背儿歌,记忆挺好的,为什么说是低智呢?”其实弱智的儿童并不是说没有什么记忆功能,而主要是他的记忆特征与正常儿童不同。

这是因为精神发育迟滞儿具有—些与正常儿童不同的心理特征:

1.在认知方面:记忆过程缓慢,保持不持久,其短时记忆能力较差;孩子记忆方法刻板,无策略无目的性。例如有些儿童记忆只是死记硬背,而对内容不甚知之,所以虽然会背,但是不懂。

2.在言语方面:70%以上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言语功能落后,重者甚至不会讲话。一般患儿言语能力落后于正常儿童2-3年。

3.在思维方面:思维模式刻板,长期停留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能力差,想象力贫乏。例如有的患儿能按要求从一大堆积木中挑出大大小小不同的圆形球,但却说不出他们的共向特征是圆的。

4.在个性方面:患儿往往容易冲动,缺乏理智,自控能力差,易受暗示,被动依赖,求知欲差等。

5.在情绪方面:患儿因为能力有限,在日常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常常受阻,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如情绪不稳定、易怒、压抑、回避、胆小恐惧等。

【护理评估】

1.评估主观和客观资料

包括躯体、社会、文化、教育,以及智商和智能分级测定。

2.相关因素

(1)病理生理因素,如精神发育迟滞的严重程度会影响言语沟通、认知功能(不能正确分析、判断和识别后果,易受伤害)、行为自控能力(易激惹,有冲动行为)、社交功能、躯体和心理成长发展等。

(2)心理社会因素,如亲人的虐待与忽视;各种原因(如疾病、家庭和社会因素等)造成接受教育困难,可导致品行障碍

【主要护理诊断】有受伤的危险、有冲动行为的危险、生活自理缺陷、语言沟通障碍、社交障碍。

【护理目标】

(1)语言沟通改善。

(2)情绪障碍改善,未发生受伤,冲动行为、品行障碍减少或消除。

(3)自理能力增强。

(4)工作、学习、社交功能改善。

【护理措施】

1.安全和生活护理

(1)患儿的居室应安全、简单、整洁,室内严禁存放危险物品,每天都应检查危险物品。应制止影响患儿安全的一切活动,如登高、打闹等。

(2)患儿在家的日常生活护理为:晨晚间协助患儿按时起床、梳洗和睡眠;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协助或代替患儿料理个人生活,包括卫生、饮食、睡眠等。

(3)密切观察病情,对患儿的精神症状和体诉要有识别能力,防止延误诊治。

健康教育

(1)耐心倾听家属述说,并全面了解家属情况。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家属的心理状态大致如下:最初往往是震惊、不理解,希望诊断有误或患儿的问题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患儿发育缓慢、智能落后现象越来越明显,此时家属会表现为愤怒、埋怨等,有时夫妇互相埋怨,感到自责和见不得人;有的家长在接受患儿精神发育迟滞这一现实后,觉得对不起患儿,更加溺爱孩子,但也有少数家长会歧视,甚至打骂孩子。

(2)向家属宣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保护患儿的权益,抓紧时机教育、训练和治疗患儿。根据其智能水平,教会自理生活和适应社会技能,防止养成依赖性。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