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

发布日期:2014-10-11 11:21:25 浏览次数:1600

患者智力发育极差,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言语交流,不能学习和劳动,不会计数,生活不能自理。此型患者多伴有先天性疾病,癫痫发作和神经系统异常体征。智商在25~39之间,约7%的精神发育迟滞的患者属于此型。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Top]

就病因来说可有两大类,即环境因素(缺乏教育)和个体因素(脑部疾病)而绝大多数精神发育迟滞的病人,都是上述两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后果,而重度精神发育迟滞除脑部疾病的依据外,也有躯体疾病的原因,许多研究证明,正常智力是由多基因决定的,一些异常基因却可通过代谢障碍及其他病变导致智力障碍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引起精神发育迟滞的心理社会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低,住房拥挤,家庭环境不稳定等。而躯体因素包括的更广泛:如遗传异常,胎儿期损伤,围产期疾病,以及出生后疾病,特别是感染、中毒、外伤、物理因素和缺氧、代谢、营养障碍都是导致精神发育迟滞的原因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应该如何诊断?

[Top]

智商在25——39之间,不能学习和劳动、不会计数、生活不能自理,同时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如有躯体疾病的原因,或伴发精神障碍,应做并例诊断。

辅助检验: 头颅或骨骼的X线检查、CT、核磁检查,某些代谢、酶及内分泌的测定,同位素、脑电图、超声波检查,以及染色体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都是有所帮助的。特别是对原发性和精神发育迟滞有所帮助,小儿智力测验法具有重要意义,但对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小儿检查极为困难,需专业人员操作进行,或进行评估。其智商在25——39之间。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Top]

精神发育迟滞在临床上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精神发育暂时性延缓:儿童慢性躯体疾病、病后虚弱状态、营养不良、服用镇静药物或环境不良、学习条件欠缺等,都可以造成儿童反应性呆滞思维贫乏,容易被误认为智力低下及精神发育迟滞。

如果改善其生活条件及学习条件或身体康复后,其智力可迅速恢复。

(2)癫痫:频繁的癫痫发作及服用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丙戊酸类抗癫痫药物,都可以使患儿困倦、呆滞、类似智力低下。

(3)儿童精神分裂症:也可以有学习成绩低下、淡漠,对周围环境接触及适应不良,但大多数患儿并无真正的智力低下。

(4)视、听障碍,以致适应环境及学习困难:早年耳聋严重者常有语言发育障碍,不要把这些情况误为精神发育迟滞。某些脑病所引起的失语、失用、失写也影响学习及语言能力,但其一般智力良好。

(5)儿童多动症: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不遵守纪律,适应社会能力差等特点,类似精神发育迟滞,但检查其智力常常在正常范围之内,经督促学习成绩可以显著提高,服药治疗可以好转,以上这些表现可以同精神发育迟滞相鉴别。

(6)正常儿童中也有一部分言语能力、运动能力发育缓慢,但一般理解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则仍正常,一旦功能发育,能迅速赶上正常儿童,在各个方面都不显落后,与精神发育迟滞不同。

智商在25——39之间,不能学习和劳动、不会计数、生活不能自理,同时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如有躯体疾病的原因,或伴发精神障碍,应做并例诊断。

辅助检验: 头颅或骨骼的X线检查、CT、核磁检查,某些代谢、酶及内分泌的测定,同位素、脑电图、超声波检查,以及染色体检查,对诊断和鉴别诊断都是有所帮助的。特别是对原发性和精神发育迟滞有所帮助,小儿智力测验法具有重要意义,但对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小儿检查极为困难,需专业人员操作进行,或进行评估。其智商在25——39之间。 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应该如何预防?

[Top]

一、评估内容

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处于一种长期相对稳定的临床状态,其智力发育的不完善或受阻几乎伴随终生。对此类患者可从社会交往技能、言语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等多方面社会适应功能方面进行评估。

二、护理要点

教育训练及护理对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来说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这项工作不仅涉及家庭和医疗部门还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及社会福利部门。是一项带有社会性的问题,应设立专门机构和学校,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对病人进行专门训练和教育。

(一)早期训练

帮助家长了解一些正常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的动作、行为、语言进行早期观察。帮助家长判断孩子是不是与同龄儿童有比较大的差异,如果发现落后,则需做智力测验,知道孩子在哪方面落后及早进行早期训练,包括动作训练,如翻身训练、爬的训练、坐立、走的训练等;发音训练;认知活动训练。需要帮助他们去认识周围发生的事,提高认识世界的积极性,还要多问一些“为什么?”“这是什么?”以激发他们去思考,久之就会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教育家长开展早期教育要从符合孩子智力水平的基础开始,不要求高、求快,不要用对正常儿童的期望来要求智力落后的孩子,无论患儿精神发育迟滞的程度如何,都应当让他们有机会与正常儿童在一起活动,在共同的游戏活动中进行模仿和学习,这对患儿是极有帮助的。

(二)语言障碍和缺陷

常常成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思维和智力发展的桎梏,要重视对语言障碍和缺陷进行矫正,使他们能较好地掌握语言这一工具进行社会交往和交流。训练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密切配合,协同进行。通过生活活动进行语言缺陷的矫正训练,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

(三)培养患儿生活自理能力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生活尚能自理,中、重度以上患儿生活自理困难,理解能力差,常需别人监护。但在患儿的生长发育期,他们的智力及其他精神活动还在逐渐发展,所以,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进行教育、训练尤其是在幼年期非常重要。父母对患儿应耐心、坚持不懈地教育和训练,使他们逐渐适应周围环境,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训练培养患儿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必要的技能,如洗脸、洗澡、入厕、穿衣服、鞋袜、整理床褥、吃饭、洗碗、收拾餐具、扫地等。

(四)帮助患者进行劳动技能训练

过劳动技术的教育和训练使他们能自食其力,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劳动技术教育必须适合患者的智力水平和动作发展水平,注重现实性和适应性,重视安全教育以及个别差异性。可从自我生活服务劳动培养开始如洗脸、穿衣、吃饭、扫地等,逐渐进入社会生活服务劳动技术的培养。在实际的劳动中进行日常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的教育,进而到职业技术教育,并根据患者的心理上、生理上和疾病上的差异,掌握每个人的特点进行选择职业的指导。

(五)做好患者的品德教育

由于患者认识水平低,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差,常常不能预见自己的行为后果,应激能力差,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自觉或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和活动,甚至导致犯罪行为。做好患者的品德教育要遵循普通学校品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尊重病人与严格要求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充分了解每位患者的缺陷,对不同情况不同处理,爱护和保护患者的自尊心,把缺陷行为和不道德行为严格区别开来,对患者尽量少批评,少惩罚,多给予表扬和鼓励。

(六)注意患儿的营并及生活护理

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适时添加辅食,对某些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可通过严格饮食控制防止或减轻症状。如苯丙酮酸尿症的患儿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如大米、玉米、淀粉、蔬菜、水果等),限制含丰富苯丙氨酸饮食摄入(如小麦、蛋类、肉、鱼、虾、乳品等)早期进行合理饮食治疗,可使患儿生长发育较正常,并可使已有的病理变化消失。为了保证患儿从饮食中得到足够营养,应为患儿创造良好的饮食环境,餐前应使患儿情绪稳定,对生活自理差者要加强训练,必要时协助进餐,以保证进食量的充分,防止发生营养不良,对不能控制食量的患儿要防止暴食,以免发生消化不良,还要纠正个别患儿偏食行为。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