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暑的七个错招
大量喝啤酒用以解暑
刘毅华说,很多人认为大量喝啤酒能解暑。事实上,这也是错招。他分析,夏天时,人体出汗较多,消耗也较大。
如果这时再不断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热乎乎的感觉会不断持续,口渴、出汗现象会更加厉害。他说,因此,想通过大量喝啤酒来解暑的做法根本不靠谱,相反夏季喝啤酒,还是应该适量。
错招5:
洗冷水澡降温
刘毅华说,很多人认为用冷水冲凉让人更舒服,又能起到降温的作用。但事实上,大汗淋漓时用冷水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得体内的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易引起各种疾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选择温水浴,因为洗温水浴散热更快,而且浴后会让人感觉通体清爽。
错招6:
中暑后喝大量白开水
刘毅华说,很多人中暑后会喝大量的白开水。虽然在中暑时喝白开水可以补充水分,但是,人在失水状态下,喝下太多的白开水,就会产生排出去的反应,结果反而又回到失水状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喝些淡盐水或者鲜果汁。
错招7:
室内空调保持低恒温
刘毅华说,很多人认为,在高温天气,在室内把空调开得越低越舒服,因此,不管外面温度多高,室内温度一直保持在很低的一个恒温。可是,事实上,空调开得过低,会使室内室外温差过大,容易使人中暑。这也是很多销售人员中暑的原因,因为他们经常要在温度很低的空调环境和室外的高温环境之间来回切换。他说,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使人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不至于经常感冒或患其他疾病。居室温度的变化幅度,应控制在3摄氏度到5摄氏度之间。
三大误区
误区1:
只有在高温下才中暑
刘毅华说,很多人以为,只有在高温情况下才会中暑。其实不是。因为有时候虽然气温并未达到高温,但是,如果是在湿度太高和通风不良的闷热环境里,人同样也可能发生中暑。尤其是对于那些老年、体弱、疲劳、肥胖、饮酒、饥饿、失水、失盐、穿着紧身不透风衣裤的人,或者是患有发热、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心血管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以及应用阿托品或其他抗胆碱能神经药物而影响汗腺分泌的人,如果机体产热大于散热或者散热受阻,他们的体内就会有过量的热蓄积,引起器官功能和组织的损害,从而导致中暑。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