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 高温天即使在室内也会中暑图新闻频道
“热射病”,因为全国性的高温天气,在网络上成为了热词。据专家介绍,“热射病”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在成都曾有先例。2010年,也是在成都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后不久,西南建材市场一位搬运工人晕倒,随后昏迷长达16天。
中暑分两种:第一种是阳光直射加高温损伤人体汗腺,破坏人的发汗功能,导致中暑;还有一种则是周围环境温度和人体的温差变小,导致人体内散热效率下降,也可以引发中暑。
四川省急救中心主任胡卫键说,热射病就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的神经器官受损。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天气。通常表现为高热、体温达到40℃以上、皮肤干热无汗、神志障碍、脏器衰竭等。
热射病的死亡率高。如得不到及时妥善救治,死亡率高达50%。“导致热射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太阳直射下长时间工作,且进食、进水少的人群;已有初期中暑先兆、身体抵抗力差者。”
持续闷热会使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降,体内热量不能发散,此时热量集聚在脏器及肌肉组织,导致汗出不来,进而伤害到中枢神经。患者出现高热、无汗、口干、昏迷、血压升高,呼吸衰竭等现象,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华西都市报记者崔燃
医生提醒,高热天气下,户外活动者、重体力劳动群体尤应注意预防热射病的发生。此外,还有很多年轻人,以为太阳下山后运动或户外劳作就没问题,其实放低了警惕性,一样可能导致中暑或热射病。
不是只有暴晒才会中暑,有时在室内也会中暑,尤其是体质虚弱或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其自身体温调节功能差些、散热不好、出汗少、易引发中暑。现在一些老人,由于怕费电或是其他原因,常常家里有空调也不开,存在着中暑隐患,需要引起重视。
如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要比常人中暑危险高很多,应当多注意补水,喝水量可以比平常多1至2倍,如果出汗多,身体里的钠会丢失,造成电解质紊乱,可以补充些糖盐水。
肥胖者、儿童及孕产妇,耐热能力差,也易发生中暑。大汗淋漓后突然喝冰饮料、洗冷水澡的人,在身体出汗时毛孔处于扩张状态,此时突然喝冰饮料、洗冷水澡容易导致毛孔剧烈收缩,导致身体脏器的循环障碍,容易引发肠胃道应急性出血症状。因职业原因中暑可鉴定工伤并索赔
2007年,由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用人单位在高温天气期间,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夏日中因职业原因中暑的员工,在有职业病诊断和鉴定资质的医疗单位出具鉴定后,可以向劳动部门提起工伤认定,并获得相关赔偿。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