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教你防中暑
高温天气,如果你感到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你可能就是中暑了;如果你情绪烦躁、多变、爱发脾气、心情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对人缺乏热情,觉得日子过得太乏味,小心!这些症状可能就是心理中暑。
通常所说的中暑即指“身体中暑”,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温、高辐射,也就是俗称的干热,强烈的太阳照射和较高的温度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散失,若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就非常容易中暑。另一种是高温、高湿度,即夏季常见的湿热天,人体不能正常排汗,皮肤血流量增加也会导致中暑。
中暑一般可分为三类:首先是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头晕、胸闷、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其次是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伴有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症状。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正常。第三是重度中暑,大多数情况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迷。此前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等,皮肤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所谓“心理中暑”,又称“心理暑热症”,指的是在夏季莫名其妙地出现情绪和行为异常。“心理中暑”的主要表现包括:情绪烦躁、多变、爱发脾气、心情低落,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对人缺乏热情,觉得日子过得太乏味,通常清晨心境好一些,下午和晚上心境变得越来越坏。
“心理中暑”的原因是什么呢?心理学家和医学家认为,人的情绪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候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明显增强,导致情绪和认知行为的紊乱。除了气温的变化以外,“心理中暑”还与人的出汗多少、睡眠时间和饮食不足有关。
饮水方面首先应注意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另外,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被带走,应适当喝一些盐水。
食物方面要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如鱼、肉、蛋、奶和豆类;另外,还应多吃能预防中暑的新鲜蔬果,如西红柿、西瓜、苦瓜等。大量吃冷饮容易中暑,因为人体局部的温度突然降低会影响到各系统功能的正常运行。
外出方面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涂抹防晒霜,带上充足的水。此外,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等一定要备在身边。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
睡眠方面高温天气体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有助预防中暑。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一旦出现中暑症状,我们应立即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找一个阴凉处坐下休息;同时补充水分,小口慢饮。解开领口扣子、领带等,保持身体周围通风,并涂抹或服用解暑药物;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若症状不减反增,应及时就医。
此外,一旦周围有人发生中暑症状,应当立即将病人移到阴凉处,并保持周围通风;解开衣扣,用各种方法帮助身体散热;帮助服用解暑药物,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应立即拨打救助电话。
哈密瓜:瓜类都含有丰富的钾,但哈密瓜的钾含量是西瓜的三倍!哈密瓜瓜瓤的橙黄色源于胡萝卜素,这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您抵抗烈日危害。
浆果类:甘甜可口的浆果类水果富含与阿司匹林成分相近的物质,可起到消炎作用,能有效减轻日灼带来的伤害。此外,它们还是抗氧化剂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葡萄、香蕉、番茄、柑橘等都是常见的浆果种类,适合在夏季食用。
菠菜:多叶的菠菜富含水分和大量镁。菠菜的绿色来自于叶黄素,能使皮肤和眼睛免受烈日危害。
红辣椒:富含维生素C的辣椒能有效促进汗液排放,起到降温作用,大蒜和生姜也会起到类似的作用。
运动型饮料:在湿热环境下进行运动,运动型饮料也许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它能帮助您补充有价值的矿物质,并增进人体对液体的吸收。
高温天气会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从而给人们的心理和情绪带来负面影响,约有16%的人会在夏季出现“情绪中暑”。因此,预防中暑重要的是要预防“情绪中暑”。
心理专家提出告诫,为避免由持续高温气候产生的心理障碍,心理上的自我疏导和调节至关重要。应该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自然气候的复杂性,对于由此产生的某些负面影响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同时,心态要保持正常,乐观豁达,保证充足的睡眠,并合理安排饮食和锻炼。尤其是当自己感到特别烦恼时,应该及时找心理医生诊疗。预防“情绪中暑”需要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尽量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不要生闷气,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感到心烦意乱时可以想想一片森林、一片蓝天等,平静一下心情。
第二,要保证睡眠。睡眠不足,心情会变得急躁。经常作息颠倒或长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绪也不稳定。因为夜间11时至凌晨1时是脏腑气血回流的时间,此时,血回流到肝脏准备储存精气(能量),如果不睡,能量无法被贮藏,就会肝盛阴虚,阴阳失和。
第三,要调剂好饮食。日常膳食应尽量减少进食油腻食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仅能防暑,还能增进食欲。注意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多进食“清火”的食物和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等。
第四,要注意养气。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都要保持不急不缓的动作,让呼吸均匀有序“气”自然就会“和”“气”顺了,转化为足够的能量,身心舒展放松“心”自然就平静了。
高温天气,特别是今年这种多雨的湿热天气,很容易导致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大量滋生,加上人们在生活中常易贪凉喜冷,因此中暑、消化不良、急性胃肠炎、腹泻、空调病等夏季多发病正处于高发阶段。专家提醒,市民在做好防暑降温措施同时应特别注意下面“三大疾病”。
一、中暑。天气炎热,外出、挤公车、高温作业等都容易发生中暑,引发头晕头昏、胸闷气短、疲惫乏力等全身不适的症状。所以太阳暴晒的时候,最好避免户外活动,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
二、胃肠道疾病。夏日里最受欢迎的冷饮是胃肠道疾病主要诱因,大量进食冷饮后,胃肠道血管因冷刺激而急剧收缩,血流量会进一步减少,造成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医生建议,在剧烈运动后及吃饭前都应少食或勿食冷饮,切忌冷热交替。
三、空调综合征。酷热难耐,人们长期在冷气充足的室内感觉十分舒适,但是由于空气中缺乏负离子,加之室温调得过低,往往会引起头晕,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使工作效率降低。特别是儿童、老人,在经烈日曝晒后直接进入空调房,或者经常进出空调房,都容易引起发热的状况。因此,为了避免出现这些不良反应,人们应控制好室内外温差,定期开窗通风,更重要的是要有适当的室外活动。
对付这三大疾病,市民其实也不用太担心。专家建议:夏季当你出现头痛头昏、浑身没劲、吃不下东西、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可以马上喝上一支太极藿香正气液。藿香类药物是传统的防暑解暑、调理肠胃的夏季常备药,不但能预防和治疗各种暑湿症状、感冒及空调病引起的疲乏无力、食欲减退、头昏发热等;还能保护胃肠,治疗饮食等因素导致的肠胃疾病。
1、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或“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大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大江网讯[XXX报]”或“大江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江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大江网新闻中心电话:0791-6849735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