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水不能防中暑 夏天出汗多可以吃些豆类和坚果
专家提醒:藿香正气水不能预防中暑,夏天出汗多可以吃些豆类和坚果
上周的天,大多阴沉潮湿,闷热难当。这周开始,杭州突然就进入了高热天,气温频频爬上30℃,已有不少人热晕了。昨天,好几家医院都收治了几个中暑的患者,症状基本上都是:头晕、无力、出汗多。
医生说,中暑是夏天最常见的毛病之一,给大家提个醒,及早预防。
小暑将至中暑指数攀升
杭州市气象台上周末报告,杭州已经低调地出梅了。梅雨一走,小暑赶到,本周六就是小暑节气。
古人云,小暑就是小热的意思,到了农历六月中旬的大暑节气,天气才会大热。但现实并不是这样。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其实从7月开始就进入高温天,小暑,不是小热,是很热。因此,民间也流传着一句谚语:小暑,小暑,小心中暑;天热,天热,天天都热。
市中医院急诊科王奇医生说,天热时,如果人体失去调节体温的能力就会中暑。症状一般是头痛、头晕、口渴、大量出汗、注意力不集中,严重会呕吐、血压下降、意识模糊。
昨天,市中医院急诊科接连救治了两位中暑病人。其中一位王大姐,是在路边管理停车位的,这两天气温都超过了30℃,工作敬业的她一直坚守在烈日下。辛苦是免不了的,在高温下待上几小时身体就不大舒服了。王大姐说,没想到昨天下午,她忽然感到全身无力、头晕、眼花,不一会就昏倒在地上。入院时大汗淋漓、脉搏细弱,被诊断为中暑。
藿香正气水能预防中暑?
很多市民以为喝点藿香正气水能预防中暑,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王奇医生说。
32岁的张先生是一家快递公司的配送员,这两天气温快速升高了,他就买了藿香正气水来喝预防中暑,结果昨天出现全身发热、皮肤潮红、起丘疹等症状。到市中医院就诊,经过诊断确诊其对藿香正气水内酒精过敏,导致皮肤有反应。
生活中,不少人误认为藿香正气水是解暑特效药,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中暑是因为暑热内侵造成的,治疗应当以清热泻火、养阴解暑为主。而藿香正气类制剂具有辛温解表、散寒、除湿的功效,属于温热药,不适合治疗中暑。
比如夏季感冒的患者,但发热不明显,伴有食欲不振、腹胀、舌苔白腻等症状,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还有经常往返于室内外的人群,受寒邪侵袭所致而导致感冒也可以使用。
此外,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防腐剂和酒精等辅料,个别患者可能会对某些物质产生过敏,严重的患者服用本品后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以及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因此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健康小课堂】
预防中暑有妙招
每天10时15时,应尽量避免外出,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较大。
经常补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夏天可以多喝一点绿豆汤、冬瓜汤、西瓜汁、菊花茶等,也可以适当吃些冷饮,但不要吃得过多,以免肠道血管收缩,影响消化功能。
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设定过低,如果与室外温差过大,会导致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出现不适。同时,开空调的房间一定要注意通风换气。
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夏季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器官都得到放松。
高温环境下,机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加快,因此要及时补充蛋白质,不妨吃些新鲜的鱼、虾、鸡、鸭等脂肪含量少的优质肉食。另外,还可以吃些豆腐等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
出汗过多时,人体不仅会丢失大量水分,还会丢失大量的钠和钾,因此应适当补充一些含钠和钾的食物。钠可以通过食盐、酱油等补充,而钾可通过食用豆类、坚果类等补充。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