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浅色装可防中暑
连续多日,深圳浸淫在高温天气之中,很多喜欢户外运动的朋友纷纷来电询问,如何在户外活动中预防中暑,中暑了怎么办?就此,记者请教了深圳市罗湖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柯新桥教授。
柯教授说,所谓中暑,主要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故障、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过分丢失所致。中暑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体温过高对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引发人体广泛性器官功能障碍。如导致小脑和大脑皮质神经细胞死亡,心脏心肌细胞溶解、出血、坏死,不同程度的肝细胞坏死和胆汁淤积,肾上腺皮质淤血、水电解质失调等等。中暑的死亡率通常达20-70%,50岁以上的中暑者死亡率更高达80%。
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将中暑者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这三种情况可以顺序发展也可能交叉重叠。
一、热痉挛。大多发生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或剧烈运动的人群中,大量出汗后出现肌肉痉挛,一般持续三四分钟后缓解,体温变化不大。热痉挛可能发展为热射病。
二、热衰竭。多发生在年老体弱者、儿童和慢性病患者中。表现为浑身疲乏无力、脑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汗多或肌肉痉挛,体温可能会轻度升高,低血压。热衰竭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会发展为热射病。
三、热射病。这是最严重的中暑症状,是致命性的急症。青壮年发病者,多发生在高温、温度大和通风不良而又剧烈运动的情状下(如高温下作业的工人、户外运动者),此即所谓的“劳力型”中暑;年老体弱、慢性病患者,由于体温调解功能障碍,气温一高,如果居住环境拥挤而通风又不好,就可能出现中暑,此即所谓“非劳力型”。热射病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超过40℃)和神态障碍(如神志昏迷、乱语)。劳力型中暑大多持续出汗,非劳力型大多不出汗。热射病严重者可因人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衰竭而致人死亡。
一般来讲,只要对中暑的危害引起重视,中暑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其具体措施包括:.年老体弱、慢性病患者、产孕妇,要有良好的通风居住环境;有慢性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者不应从事高温作业,也不应在炎热的季节外出旅游;炎热天气宜穿宽松透气性好的浅色衣服,避免穿紧身绝缘服装;深圳地区气候炎热、空气湿度大,平时可以选用一些中药制剂以祛热驱湿,防暑降温。如五花茶(菊花15克、银花10克、木棉花15克、鸡蛋花15克、扁豆花15克)煎服,当茶饮;其他各类凉茶都可视情况选用。
高温作业者或户外运动、旅游者,出汗比较多,容易中暑,应多饮用含钾、镁、钙盐的防暑饮料,及多吃西瓜、菠萝等水果以防暑降温。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