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中暑今秋价格或涨两成 气温过高影响产量
江浙一带的持续高温,不仅让人大呼热得受不了,就连泡在湖里的大闸蟹也“中了暑”。大闸蟹食欲不振,长势变慢,直接影响今秋大闸蟹的产量。业内人士直言,大闸蟹涨价已成定局。记者从多方了解到,尽管受到高温影响,但最快在中秋前夕,大闸蟹仍能摆上百姓的餐桌。
中秋未至,肉质肥美、膏多味鲜的大闸蟹已经被不少吃货们惦记上了。然而,江浙一带的持续高温,不但烧焦了千亩龙井茶园,连泡在湖里的大闸蟹们也“中了暑”,食欲不振。业内人士直言,今秋大闸蟹涨价已成定局。
近日,江浙一带遭遇罕见高温。据在阳澄湖养大闸蟹的蟹农老何介绍,半个月前他家的大闸蟹就出现了“厌食”症状,隔天喂的食都有剩余,明明蟹壳发黄,就是迟迟不肯脱壳。
记者了解到,大闸蟹适合在18—28℃的水温中生活。但如今,阳澄湖、太湖一带蟹池的水温在34℃至35℃之间,这样的高温严重影响了大闸蟹的生长。不过,让老何感到庆幸的是,目前还没有出现因脱不出壳或者高温缺氧造成的大面积死蟹现象。
8月下旬,大闸蟹将迎来开湖前的最后一次脱壳。产量是否会受到影响,还要看未来两周的天气情况。
成都鲜百味的郑经理向记者表示,“虽然江浙地区的高温天气对大闸蟹的生长会有一些影响,但在气温过高时,大闸蟹们都会到较深的水区去‘避暑’,故而气温变化对产量的影响有限。”记者从阳澄湖大闸蟹协会了解到,一般湖面的水深在2米以上,夏季阳光最深可照射至1.8米。因此尽管表面温度较高,但湖底仍适合螃蟹生长。
尽管如此,蟹农老何仍然很焦虑,这些小家伙们不爱动也不爱吃,最大的个头也不过在一两半左右。“要是营养跟不上,不脱壳,要怎么办?”对此,成都水产协会会长青南春坦言,“大闸蟹对气温、水质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气温过高,会使得大闸蟹脱壳期延长,长势变慢,直接影响大闸蟹的产量。”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