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暑之後預防中暑

发布日期:2014-11-15 09:54:48 浏览次数:1595

文/羊城晚報記者陳輝通訊員 張秋霞

7月7日,進入小暑。從小暑到大暑(7月23日)這段時間,酷熱的太陽向大地輻射著強勁的熱能。人走在大街上,稍不注意就很容易中暑。許多人自己中暑了卻未必知道。醫學專業人士提醒,在高溫環境中,如果出現多汗、煩躁、口渴、惡心、皮膚濕冷、面色蒼白等癥狀都提示你可能中暑了。除了避開正午的太陽出門、別等口渴了才喝水、保持充足睡眠都是預防中暑的好辦法。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楊小紅教授介紹,在高溫的環境中,當體溫上升時,身體機能會自然地作出一些生理調節來降低體溫,例如不停排汗和呼吸次數的增加。但當環境溫度持續過熱,或長時間在烈日下曝曬,或是處于高溫、不通風的環境中,身體作出的這些生理調節無法有效地控制體溫時,體溫會隨外界氣溫而上升,就會導致中暑。野外作業者、過度疲勞者、久病者、老年人、少兒以及產婦等尤易發生中暑。

中暑後的癥狀非常多,根據癥狀的輕重,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漸進的——

先兆中暑︰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

輕癥中暑︰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體溫往往在38℃以上。

重癥中暑︰顧名思義,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這類中暑又可分為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四種類型。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