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3名大学生铊中毒案初步认定是水中投毒
铊中毒的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腹泻等,严重者有肠道出血,继而出现四肢感觉过敏、针刺感,下肢无力,脚跟疼痛,甚至瘫痪。中枢神经受损时,可出现神志不清、谵语、抽搐、休克等,中毒者多因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上述表现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相似,易误诊。
脱发是铊中毒的特殊症状,常于第二周开始,重症可全部脱落,一般脱后能再生。皮肤干燥、脱屑,可出现皮疹、痤疮、皮肤色素沉着、手掌及足跖部角化过度,指甲和趾甲于第4周可出现白色横纹。部分患者有肝、肾、心肌损害的临床表现。
治疗措施有:1.急性口服中毒患者,应立即给予催吐、洗胃、导泻。随后可口服活性炭0.5g/kg,以减少铊的吸收。2.普鲁士蓝是一种无毒色素,铊可置换普鲁士蓝上的钾后形成不溶性物质随粪便排出,对治疗经口急慢性铊中毒有一定疗效。用量一般为每日250mg/kg,分4次,溶于50ml的15%甘露醇中口服。3.对严重中毒病例,可以使用血液净化疗法,有研究表明血液灌流有较好的效果。4.高钾能增加肾对铊的清除。5.维持呼吸、循环功能,保护肝、肾、心等脏器,给予足够的B族维生素。对重度中毒者可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制剂。
《光明日报》昨天报道称,江苏3名大学生被发现铊中毒。记者昨天从省疾控中心了解到,此前江苏还没有出现过铊中毒的病例,此为江苏首例铊中毒病例。调查中,省疾控中心专家对患者的水杯进行实验分析发现,水杯里的铊含量很高,最后确诊为铊中毒。
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朱宝立昨天说,前不久省疾控中心接到了河北省方面的通报称,石家庄市中医院接诊了一名在江苏徐州就读的大学生,这名大学生疑似食物中毒。石家庄市中医院接诊时,患者当时面容痛苦,胃疼,双下肢剧痛难忍,不能站立行走。省疾控中心的专家根据通报的情况,初步分析患者可能是铊中毒或者是砷中毒。省疾控中心立即跟徐州市卫生局、徐州市疾控中心联系,徐州市卫生部门和疾控部门的工作人员随即开展现场调查,并在该患者的住处以及就餐的地方采集了样本。
朱宝立说,由于这起事件可能是有人投毒所致,徐州市卫生部门、疾控部门及时跟当地的公安部门联系,并配合公安部门开展工作。公安部门将采集到的患者的部分生活样品送到了省疾控中心进行检测,省疾控中心的专家对患者的水杯进行实验分析发现,水杯里的铊含量很高,“有报道说是食堂就餐中毒,我们在这里有必要进行澄清。采样的结果显示食堂方面并不存在问题。”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