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便秘不能乱吃泻药

发布日期:2014-10-26 04:02:35 浏览次数:1595

核心提示

便秘是一种常见病,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遭遇。专家提醒,在未诊断清楚病情的情况下,乱吃泻药救眼前之急,可能会越救越急。长期服用泻药会损伤肠道的末梢神经,干扰肠道正常生活规律,破坏人体自主排便功能,并慢慢形成药物依赖

化解便秘,大家很自然会想到果导片、番泻叶、开塞露等药物,还有广而告之的各种保健品。然而,有相当多的患者长期吃药,洗肠,便秘不但没有治好,情况反而越来越糟。

便秘先要查找病因

“便秘查清病因,对症治疗才有效。”齐树斌介绍,便秘从病因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

器质性病因包括:肠管器质性病变(肿瘤、炎症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梗阻、先天性巨结肠、巨直肠等),直肠、肛门病变痔疮肛裂乳头肥大直肠脱垂、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肥厚等盆底梗阻性疾病),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变等),神经心理障碍(长期生活不规律、抑郁症、工作紧张、压力大等),药物因素(服用阿片类、抗组织胺药、抗抑郁药等)。

功能性病因包括:饮食因素(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刺激较少),精神因素(精神压力或工作因素导致排便不规律),肠易激综合征(结肠运动功能紊乱),身体因素(老年体弱,腹肌及盆腔张力不足),滥用药物(形成药物依赖,导致便秘)。

分清类型对症选药才有效

齐树斌介绍,对于器质性病因引起的便秘,要及时做出明确诊断,并针对病因进行手术及其它治疗。临床上可通过肛门指诊,电子肛肠镜,电子大肠镜,直肠肛门压力测定,直肠-肛门反射检查、排粪造影确诊。

对于疗效不满意及功能性病因引起的便秘则需用药治疗。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治疗便秘的药物有:容积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润滑性泻药、渗透性泻药、肠动力药、肠道微生态制剂。

容积性泻药:增加水含量和固形物发挥作用,能增加膳食中的纤维素,增加粪便的体积,加强肠道传输,排便刺激增加,此药物作用温和,如小麦纤维素。尤其适用于体弱老年人、孕妇。副作用小,可长期服用;但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慎用。

刺激性泻药:作用快,效力强,使肠蠕动增加。主要有大黄、番泻叶、果导片,但要注意此类药物因为刺激肠粘膜和肠壁神经丛并可能引起大的肠肌无力,形成药物依赖。因而主要用于需要迅速通便者。长期服用可引起结肠黑病变。

润滑性泻药:较温和的通便药,其作用主要是润滑肠壁,软化大便,减少水分吸收,促进肠蠕动,如液体石蜡、开塞露。这类药物缺点是口感差,作用弱,长期服用可引起脂溶性微生物吸收不良。

渗透性泻药:包括不被吸收的盐类、糖类、聚乙二醇、杜秘克。不被吸收的糖类可增加肠腔内粪便的容积,刺激肠蠕动。但对不明原因腹痛引起的便秘要慎用。

肠动力药:作用于肠神经末梢,释放运动神经递质,对慢性传输性便秘有效,如莫沙比利,西沙比利。但该药易引起心律失常,临床已不常用。替加色罗对肠易激综合征,便秘有效,特别用于已用过渗透性泻药和容积性泻药无效者。

肠道微生态制剂:双岐三联活菌,整肠生乳酸菌素片,调节肠蠕动改变肠道微生态环境促进食物消化吸收利用。

齐树斌提醒,对于慢性便秘,要根据便秘轻重病因和类型进行综合治疗,恢复正常排便习惯和排便生理。某些长期便秘用了多种药物仍疗效不佳者,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本报记者杨主格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