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便秘调整生活方式是关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王成钢
酷热的夏天已经过去,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许多人也因天气变凉而胃口大开,渐渐胡吃海塞起来,且对辛辣食物来者不拒;而秋冬季又是干燥的季节,人体也因干燥而便秘频繁出现……越来越多的都市人深受便秘的困扰。
便秘的常见原因
不良作息和饮食习惯:现代生活压力大,多数人生活起居无规律,晚睡晚起,或者作息习惯突然改变,错过了生理性排便的好时机。饮食上不按时吃饭、饮水、偏食等,经常喝浓茶和浓咖啡,都能导致便秘的发生。
不良排便习惯:平时缺少固定的排便习惯,过分关注工作或者游戏等而忍住不排,使之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肠壁吸收引起大便干结;排便时看书看报,精神不集中,大大延长排便时间,久而久之,也可引起便秘。
心理和年龄因素:高龄老人,由于食量和活动减少,胃肠道消化液分泌不足,肠道蠕动减慢,协助排便的肌张力降低等,常成为便秘的高发人群;此外,心理因素对排便也有不小的影响,一般来说,性格抑郁者比活泼外向者的便秘发生率要高。许多便秘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强迫观念及行为。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通过抑制自主神经对结肠、直肠和盆底肌肉的活动,使肠道蠕动减弱而引起便秘。
疾病和药物因素:一些全身和局部疾病,如肠道病变、神经系统病变、心脑血管病变等可致肠道排便动力不足,发生便秘,其中肠激综合征是很常见的便秘原因;另外,长期服用钙片、止痛剂、抗高血压药物、抗抑郁药物,频繁使用泻药、开塞露,或者频繁灌肠等均可使肠道功能减退和排便肌群功能紊乱,最终导致排便功能障碍。
便秘危害不可小视
很多人,尤其是初期症状较轻的患者,尽管遭受便秘的困扰,却认为便秘不过是大便干燥些、费力些,算不上大疾,不值得去医院。实际上,便秘导致的各种危害是渐进性加重的。
首先,在便秘的长期折磨下,患者会出现精神紧张、焦虑不安、头晕恶心等神经精神症状,有的甚至出现精神抑郁,而这些症状又能反过来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其次,便秘会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癌症、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等。研究证实,用力排便可使血压在短时间内升高约40毫米汞柱,从而增加心脑血管负荷,使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猝死的几率显著升高;国外的很多研究发现,患有习惯性便秘的人,尤其是中老年患者,由于存在胃肠蠕动差、消化能力弱、滞留粪便内致癌物对肠道刺激时间长等直肠癌的主要诱因,发生直肠癌的几率比正常人要高出4~5倍。另外,人体内的毒素,主要是通过粪便排出体外。长期便秘,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出,除可诱发疾病以外,还有碍皮肤健康,导致面色晦暗、皮肤粗糙、毛孔扩张、褐斑、痤疮等。
便秘有哪些表现
便秘的主要表现是大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间隔时间延长,或次数正常但粪质干燥,排出困难;或粪质不干,但排出不畅。可伴有腹胀,腹痛,食欲减退,反胃等症状。有时可在左下腹部触摸到粪块或肠型。
四办法防治便秘
由于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因此,一旦出现便秘现象,尤其是比较严重的、持续时间较长的便秘,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免延误原发病诊治。从患者自身来讲,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是关键。
1、改善饮食结构: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面肉果蔬,合理搭配。在合理饮食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粗纤维含量多的食物,既能增加营养,也有利于排便,蔬菜、水果是人们所需粗纤维的主要来源,能够有效的防治便秘的发生;其次要注意每天喝足水,充足的水分能够软化粪便,利于排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每天在固定时间一口气喝下一定量的水,如每天早晨空腹饮水一两大杯,长期坚持更能养成早起排便的好习惯。
2、适量运动,保持身心愉快:适量运动能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防止或缓解便秘,但应注意运动后及时补足水分;保持身心愉快、学习自我减压、睡眠充足也是防治便秘的重要措施之一。
3、培养“便意”: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每天规定一个时间,即使没有便意也去蹲一蹲,以刺激排便反射,在排便时,不要看报纸、小说、听广播以分散注意力。正常的排便规律为每天或隔天一次,可以在早上通过牛奶或开水来诱导便意,协助排便。
4、药物治疗:去正规医院诊察,根据自身症状服用合适的药物。小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有不同的用药方法,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切勿滥用泻药。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