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癖学校是面子工程下的荒唐蛋
作者:万光武2009-10-21 15:16:00来源: 舜网
学生们每天上学前必须准备一双干净的鞋子,走到校门口时就得换鞋,不然不准进入学校。这样的规定于本月起在重庆市梁平县锦屏二小开始执行,原因是学校新建设了塑胶操场。该校负责人表示,这是为了学校更干净,对学生有好处。(重庆时报10月20日)
记得以前学校上电脑课时,学生要换鞋进机房,而现在好多学校对此都不再做严格要求了。但重庆这所小学换鞋进校园的校规出笼,着实把人雷了一把,校园倒是干净的堪比电脑教室,但有这必要吗?而且给学生和家长又增加了额外的负担和麻烦,这到底是减负还是增负?这所学校的领导们想出这样雷人的规定,到底是为了学校的面子光,还是真如他们所说“环境干净了对学生学习活动都有好处”?恐怕是要打一个问号的?
再好的操场也是给人使用的,没有人用,也就失去了其价值。干净不是目的,每天有那么多学生和老师在上面活动和锻炼身体,弄脏是难免的,何况人长期在一个过分洁净的环境中生活,并不一定对健康有好处。干净得不近人间烟火的校园哪里还是校园?分明就是一个让人欣赏的展览馆!但展览给谁看呢?校领导为什么热衷于维护这样一个“展览馆”呢?
学生和家长不需要这种患了洁癖症的校园,看不出来换鞋进校园的校规对学生有什么好处。倒是校领导们可以在这片亲手造的人间净土中陶醉一番,但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要对外广为宣传展示了,让别人欣赏才是主要,要不,费钱费心搞这劳什子干嘛?影响要是好的话,说不定还能给自己带来看的见的政绩呢!外部评价才是领导看重的,而学生和家长的满意与否就被放在其次了。
一个学校,不在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上下工夫,却祭出这种极端管理的法宝,期望以此一举改变学校的面貌和显示自己的政绩,这似乎已成了一种习惯。说轻了这是一种懒政的作派,认为学校品牌形象的塑造可以借助一些极端管理手法来一躇而就,说重一点,是完全无视学生和家长的感受,将领导个人诉求凌驾于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基本权益之上,希望籍此而成为正面的典型,从而更上一层楼。更重要的是,这种行为还显示了校领导对于教育目的理解上的偏差,他们显然是把整洁划一的作风和校园环境,当作了自己治下的最主要的追求目标,而挤占了对学生参差多态个性的培养空间,这不能不说是教育者的悲哀!
学校的教育应该是人性化的,应该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选择权的,仅靠一个一尘不染的操场培养不出合格的现代人才,我们的教育者应该静下心来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好书、育好人、不浮躁,更不要再被一些面子工程所累,搞些华而不实的把戏,这既是教育之幸,也是国家之幸。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