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洁癖带不来真文明 来稿选登 南方网
月排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时间提…从战略高度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梦的精神滋养和文化追求_滚动…《周易》是一本什么书_文化论坛_…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培育价值观,增强幸福感_文化论坛…加快实施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理…文化自信:怎么看,怎么办_滚动文…用法制手段化解社会矛盾 社会观察…领导干部如何勇于担当_为政参考_…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观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发达国家城镇化的经验食品安全治理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新形势下怎样发展党员习近平的足球世界观:融入全球 运“球”帷…总理两场演讲助推世界认知中国社会治理创新中政府的正面清单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南方日报:西方发达国家腐败现象透视
立木为信道德问题的症候与治理习近平的足球世界观:融入全球 运“球”帷…瑞典公共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习近平: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领导干部如何坚守人情底线如何界定“中产阶层”的标准深刻把握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和特质促进大学生就业需全社会参与消费者该为食品安全“埋单”么
据《东南快报》报道,性格比较外向,平常衣着方面也比较开放的陈女士经过精心打扮后,身着深v的吊带裙去一家公司应聘,却被面试经理拒聘,理由是打扮太过性感,初判作风不正派,不适合该公司。
用人单位拒聘可以有很多理由,但面试经理偏偏用道德问题说事,似乎不如此不足以显示自己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而该消息被网络转载后网友的回复中,认为陈女士企图“色诱面试主考官谋取职位”的论调也颇有市场。陈女士尽管忽略了约定俗成的应聘着装礼仪,这顶多是不合时宜,但网上网下都不乏将之评判为“作风不正派”的声音,如此苛刻的道德要求简直让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显然,近年来,一串串带着不良价值观的事件在网上热传,比如彭宇案、小悦悦事件、食品安全问题、公权力滥用等等,导致道德问题如芒在背,时刻刺痛着公众的神经,道德文明俨然已成为公众迫切的价值诉求,致使我们就像惊弓之鸟一样,在道德泛化的漩涡里迷失价值方向,言必称道德,动辄鸡蛋里挑骨头,对一些穿衣戴帽等貌似失范的礼仪习惯都上纲上线。讲卫生是好事,但过分苛求就是洁癖了,讲道德文明也一样,树立一个行为准则是好事,但如果为道德设定一个容不下一粒沙子的“理想境界”,然后凡事都爱从这个“理想境界”找说辞,那就是道德洁癖了。
在多元化的价值观语境下,道德的“理想境界”必然缺乏统一的准则,任何行为都可能授人于“缺德”的口实,陈女士正是被置于女性应该“长裙垂地,舒袖含香”这一传统的“理想境界”中考量而被贴上“作风不正派”的标签,而在所谓的现代文明视角看来,游客在西湖泡脚的行为违反了公共场合礼仪,自然也难逃诟病。“白沙在涅,与之俱黑。”依混沌理论而言,原本看起来不甚严重的起因却可能产生涟漪效应,一个招聘经理认为陈女士的着装“作风不正派”,他的评判标准就可能传染给同事。而网络传播更加剧了这种涟漪效应的振幅:其一,便捷性使缺乏统一准则的道德洁癖被随意点赞或转发,造成价值观的混乱;其二,隐蔽性便于某些人把别人甚至整个社会置于“理想境界”自己却置身度外,动辄以“路人甲”的嘴脸在微博上对别人尽显吐槽之能事,而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又未必能坚守“理想境界”,甚至可能在暗地里苟且着自己所鄙夷的行为,造成网络群体心态的扭曲。
可怕的是,在沾染了道德洁癖的网络群体心态下,人性本恶的原罪论呈扫射的节奏,连做好事、做慈善都可能“躺枪”。陈贤妹在救人之初就曾被指“想出名”,就连连续4年获得中华慈善奖的陈光标也曾因高调做慈善触动某些人“做好事不留名”的理想情结而被斥为“拿慈善作秀”。虚拟世界的涟漪又会漫溢到现实社会。去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68.3%的人表示做好事被质疑的现象较多,导致了人们在做好事时会“考虑再三”。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做好事都被置于道德的祭坛上投以目的不纯、动机不良的拷问,久而久之,行善的勇气和力量只怕会被腐蚀得越来越弱,行善的空间也将被挤压得越来越小。节操都碎了一地,真文明也将离我们渐行渐远。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道德洁癖带不来真文明,与其带着道德洁癖苛责他人,不如躬身践善,以实际行动将文明的种子植入他人的心田。善善相传,文明之花才能开满我们生活的地方。
①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20-87373397
②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南方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南方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