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者为改变性取向就诊 遭电击起诉诊所索赔
小振:生活、工作的积累,让我内心慢慢强大了。特别是2010年11月的一次爬山,我和朋友连爬了48小时100多公里,我先爬到了山顶,胜了,突然间,我觉得自己很强大,觉得没什么难以面对的,强大到可以“出柜”了。
爬山回来,我打电话告诉他,他是我在找到“对象”前喜欢的一个男生,我对他说我是同性恋。
他很聪明,没有笑,而是很认真、很正面地跟我说,“给你推荐一部电影吧,《我爱你莫利斯》(一部讲述同性恋的电影)。”他是异性恋,他的反应让我感觉到很安全,如果他讥笑我,或是骂我,可能我就不敢出柜了。
后来,我常跟我的朋友说,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是同性恋,请你不要指责他,你要让他感觉是安全的。
到北京后,我上网搜索在回龙观租了房子。认识了一个女生,我对她说了我是同性恋,她给我介绍了他。我和现在的男朋友确立关系两年了。他很阳光,活泼,爱玩,读过很多书,关心社会,从不抱怨什么,我爱慕他的学识,我们常一同参加公益活动。
我们相处很自由,尽管我俩一个南方人,一个北方人,但周末我们会一起做饭,他做的菜我很爱吃。
中小学时,同学们看我像女孩子,喊我“娘娘腔”什么的,但现在我谈恋爱了。我有时想在大街上走路时能牵着我男朋友的手,但还是不敢的,如果那样做回头率应该很高。
目前,同性恋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交往空间很小,表达情感困难,有很强的易碎性。异性恋家庭可以结婚,结婚了就不容易离婚,特别是生了小孩,就更不容易离婚了,这利于家庭的巩固,而同性恋从头到尾就是他们俩,感情稳定后,没有稳定的婚姻来维持,也没有小孩,虽然说两个人自由,但分开也容易,然而双方都是付出情感的,付出了就不容易收回来,所以同性恋有更多的感情挣扎。
小振:所谓扭转治疗,就是将同性恋扭转成异性恋。到了重庆,找到心语飘香咨询中心,让我惊讶的是高昂的费用,咨询一小时500元,治疗需5个疗程,一个疗程6次,算下来要3万元。
负责人就是姜开成。我问他同性恋真的能治好吗?他说“当然啦”。我问他怎么治,他说有厌恶治疗,有催眠、电击、情绪体转移等。
我交了500元,想试下效果。他把我带进一房间,脱了鞋躺在沙发上,让我放松,闭上眼睛,觉得很安全,没有人打扰,让我想像和男性发生关系的场景。他说,你身体和心理有反应的话,就动一下手指,我动了下左手指,当时他就用电击治疗仪猛戳我的左手臂,我一下被惊倒了,跳了起来,我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要的就是这效果,让我对同性产生恐惧、厌恶。我问以后的治疗也是这样吗,他说是,每次会重复三四次,最好每周来3次,一共有100余次。
我听了很惊愕,在很放松、舒服的状态下被这么电击,不会变成异性恋,倒会变成精神病了,那真的很恐怖。第二天,我就买机票回北京了。
接下来那几天,晚上我突然会被惊醒,现在想起这事儿还会发抖。我有一个朋友,他也接受了这样的治疗,他没把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告诉家长,自己偷偷治,坚持了一个月放弃了,他说,那段时间精神恍惚,工作生活很受影响。
小振:回京后,我对朋友说了这事。特别是圈里的同性恋朋友,他们很激动,说这完全是骗人的,同性恋不用治疗,也完全没办法治的。他们说应制止这个事,不能让更多的人上当受骗,因为很多家长会逼着同性恋孩子去治,医生一说可以治,父母便都会信。所以朋友们想通过诉讼,让法律监管并制止这件事。
大家一起搜索了很多信息、资料,特别是查到姜开成高级咨询师的证件是假的,心理咨询中心只有咨询资质,不能进行治疗。我直接在海淀法院起诉了心语飘香,还起诉了百度。因为百度搜索将心语飘香推广到了首条,百度有义务审核心语飘香的营业执照。
今年3月,我递交了起诉书,百度、心语飘香侵犯了我的健康权和人格权,损害了我的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要求两被告共同赔1万余元。
可以帮助患者认清自己的真实性取向,从而更好生活。主要是心理咨询,进行治疗不会涉及药物,咨询师不同费用不同,需要一段时间每周来一次。☆晨帆心理咨询是否要改变成双性恋或异性恋,要看咨询者意愿,帮助咨询者认清自己的真实需求,不涉及药物,会有不同的心理咨询手段,费用大概一疗程10小时,每周最好一次。☆北京国奥健康科技研究院按照心理疗法可以引导,收费每小时300到800元不等。☆中欧国际青年心理健康研究院如果本人愿意,可做心理上的辅导,比如心理咨询、催眠等等,治疗费用每小时1000元以上,一周一次以上。
据了解,行为疗法即让同性恋者在治疗时,对同性产生痛苦、厌恶的情绪;移情疗法,即通过视觉或幻觉,让同性恋者对异性产生愉悦,对同性产生厌恶;环境疗法就是在必要时,将同性恋调离其所处的同性环境,或适当调整同性环境中的异性比例,丰富其业余生活等。
精神疗法即启发同性恋者自由联想,帮助他们发掘寻找同性恋行为的发生原因,分析其性质,制定矫正方法,使同性恋者逐步改变“恋同”倾向。
据了解,2001年4月,我国新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也将同性恋从疾病分类中剔除,这就意味着,同性恋不再是一种疾病。
我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家、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教授、曾从事同性恋、性心理、性功能障碍等问题专业研究的丛中认为,关于同性恋,大家所形成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同性恋是一种自然现象,无法人为地增加或者削减,只能客观地接纳;同性恋无论是否与遗传因素有关(目前科学还没有得出明确结论),同性取向不是个人自主意志选择或决定的结果,因此,同性恋者个人对自己的性取向的形成没有任何个人责任;两个同性恋者相互爱恋,像异性恋一样成为夫妻,其没有损害社会他人利益,所以,同性恋者与社会道德水平高低无关;目前,还没有哪一种医学或心理学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变同性性取向,同样,也没有什么医学或心理学的办法,能随意改变异性性取向。
因此,在我国精神医学界已明确认为“同性性取向”本身已经不再算做精神障碍,同性恋者属于正常人的范围,其不再算是“病人”了,既然如此,将来也就不再对同性恋者的性取向进行所谓的“医学治疗”或“心理治疗”了。
所以,同性恋者是人,是与异性恋者同等地位的人,具有法律所赋予个人的全部权利,包括健康权、生存权等。
7月31日上午9时30分,同性恋者小振就“同性恋矫正”起诉百度和重庆心语飘香心理咨询中心案在海淀法院开庭,以健康权和人格权被侵犯为由,小振向两被告索赔1万余元。该案是我国首例同性恋者就性倾向歧视性商业行为提起诉讼。该案没有当庭宣判。
小振诉称,2013年8月,他在百度上搜索“同性恋治疗”,第一条搜索结果是重庆心语飘香咨询中心,致电诊所后,小振得到咨询师姜开成“可以治疗”的答复。
小振称自己到该诊所治疗时遭遇“电击”。今年3月,他将百度和心语飘香诉至海淀法院。
对此,心语飘香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姜开成认为,“同性恋矫正”是为自我认同有障碍的人提供服务的,其只是为小振提供了心理咨询。百度辩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心理学学术上的讨论,本身就很难区分,推广也是为了保证网友的权利,也看不出电击对小振有不好的影响。
目前该案尚未宣判,而在百度搜索“同性恋治疗”“同性恋矫正”,已看不到百度推广心语飘香的网页。前天,记者联系心语飘香负责人姜开成,其本人拒绝接受采访。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