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孩爱不释手 患上恋物癖

发布日期:2014-10-31 21:25:37 浏览次数:1600

恋物癖是心理疾病的一种,有家长打来称,我女儿十岁了,却还每天要抱着一个破旧的洋睡觉,这个很旧了,都破了,她却一直当个宝,不仅每天抱着睡,而且一拿开还要闹情绪,是不是不正常啊,我怕她会有什么心理问题。这位家长怀疑自己的小孩是否得了这种病,是不是需要上看看。

和这位妈妈有相同遭遇的家长其实很多,这个话题仅仅在报社的办公室里就吸引了不少有孩子的同事参与讨论,不少孩子每天晚上都要跟亲爱的玩具一起睡觉,甚至平时吃饭、看电视都要和玩具粘在一起,让他们上瘾东西一般都是惯用的,比如浴巾、毛巾等日用品,或是动物、玩具等。

心理学专家说,从医学的角度上讲,这样的情况没有恋物癖一说。一旦孩子开始长期对一件宠物爱不释手、形影不离时,需要一定的重视,但不要大惊小怪,要仔细分析情况,比如这种癖好对她平时的生活、人际交往能力的进展、性格的健康进展有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没有不良影响,不必太担忧。一般这样的孩子可能是缺乏一定的安全感,但并不一定是病态的,有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消逝,有的只是需要时间长一点。对有此倾向的孩子,家长要增加感情投入,除了用亲情沟通外,可以多预备几个迁移载体。

一般来说,小孩子的留意力和兴趣是不大稳定的,很容易转移,只要循循善诱,相对可以纠正。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类似的物件,丰富孩子玩耍的对象,扩展孩子的视野,诱导孩子把留意力和兴趣对象朝着更为广泛的方向进展。孩子特别喜欢的东西,如果不是有害的,一般不要采取粗暴的态度和强制的方式,因为那样会给孩子一种暗示,促使其和家长较劲,结果适得其反。

记者了解到,恋物癖这种病症确实有,但患者多数是成年人,经常是从青春期开始,而且是把无生命的物品作为性活动的对象引起性兴奋。恋物癖几乎都出现在男性身上,所恋物品大都是女性的贴身衣物,如内裤、胸罩、高跟鞋、装饰品之类的东西。小孩子只是对一些熟悉的物品比较喜欢,与恋物癖相对不是一码事。家长误认为是恋物癖,主要因为缺乏生活常识和生理心理的科学知识,对有关知识一知半解,仅凭道听途说就对号入座。对小孩子身上出现的不大正常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更不要生搬硬套地与什么病症在一起。

专家还建议,家长如果觉得孩子的行为有奇怪的表现,可以试着和医生或是心理辅导老师探讨,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因此不能妄下结论说患上了恋物癖。与医生探讨问题并不一定是在有病的时候,这种错误的观念应该摒除。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治疗保健方面的内容请点击在线咨询,由专家为您详细解释。

(编辑: 小华 )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