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肝豆状核变性伴发的精神障碍治疗方法大全

发布日期:2014-11-11 02:55:52 浏览次数:1600

锥体外系损害 、锥体外系疾病(extrapyramidal diseases)发生于神经系统中锥体外系的疾病。主要表现肌张力障碍(肌张力过高或过低)和运动障碍(包括震颤、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扭转痉挛等)。锥体系损害表现为痉挛性瘫痪,而锥体外系损害主要表现为不自主运动、肌强直、运动缓慢,而非真正的瘫痪。

不自主运动、不自主运动或称异常运动,为随意肌的某一部分、一块肌肉或某些肌群出现不自主收缩。是指患者意识清楚而不能自行控制的骨骼肌动作。临床上常见的有肌束颤动、肌纤维颤搐、痉挛、抽搐阵挛、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和扭转痉挛等。

智能减退、智能减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如果是在18岁以后出现称为痴呆,18岁之前出现的则称为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及成人皆可发病,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据统计,65岁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为4%~6%,80岁以上老人患病率可高达20%。智能减退是一种综合征,在很多疾病中只是一个症状,因此,它的病因繁多、复杂,有一部分病因引起的智能减退是可治或能被控制的,所以早期明确诊断及治疗非常重要。

精神障碍、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以上,其中重性精神病患(指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患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等。)人数已超过1600万。精神疾病是一种特殊的疾病,精神障碍患者一般没有自知力,不认为有病。导致精神障碍的因素也可为其他疾病继发所致,如癫痫、脑卒中等。

肌张力过高、肌张力过高: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矗肌张力高的人在运动和静止时均可能表现出异常姿势。好发于胸椎椎管狭窄症韧带骨化症,帕金森,脑性瘫痪综合征,暴痢等疾病。

肢体震颤 、肢体震颤是一种针灸临床常见的病症。本症病因多与“风”有关,与肝的关系较为密切。多郁易怒、心肝火旺、阳风内动,或年老体衰、肝肾不足、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皆可引发肢体震颤。此外,胆主决断,倘若胆腑虚寒,则怯弱易惊,亦可引起肢体震颤。

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