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与眩晕
善明是我的远亲,素少来往。一天突然来访,聚谈中得知他近来反复眩晕,就诊时一说可能是美尼尔病,又说是颈性眩晕。他对后一个诊断疑虑颇多。因此向我提出一连串问题,希望弄个明白。
自发现颈椎病与眩晕有关,至今大约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以前,由于命名不一,名称众多,如颈椎综合征、颈性偏头痛、外伤性颈性头痛、椎动脉压迫综合征……至少有6~7个之多,以至大家不明确。近来已统一称为颈性眩晕,即因颈部各种病理情况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眩晕。椎动脉负责大脑的颞叶、枕叶、丘脑、间脑、脑干、小脑、脊髓上部以及内耳的血液供应。如果供血不足,就会出现诸多症状,病情也较复杂。内耳的血液主要靠基底动脉的内听支供给,一旦缺血,就出现内耳的症状:眩晕、耳鸣和耳聋。因此,颈性眩晕又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①颈椎病有人做过统计,凡100例颈椎病人中就有70例合并椎动脉症状,占早期颈椎病人的20~30%,占后期颈椎病人的60~80%。其特点是脑部症状多于四肢症状,对脑力的影响大于体力的影响。椎间盘的退行性变,使颈椎总长度缩短,椎动脉相对变长,出现了"长则必曲"的结局,造成血流缓慢;骨赘对椎动脉的长期激压,可使管壁损伤,随着年龄的增加,以及常年低头工作的牵拉,动脉硬化,管壁弹性降低造成血管的绝对变长。有人描绘如"手风琴"式的压缩,它使椎动脉和颈椎的平衡关系被破坏了。在仰视时症状加重是其特点。横突病变、椎体滑脱可引起椎动脉血行障碍。
②颈交感神经受激压,引起椎动脉痉挛。椎动脉接受来自星状神经节与颈中神经节形成的椎交感丛支配,此神经兴奋,引起椎动脉痉挛,出现眩晕。
③颈肌病因感染、外伤等因素使颈肌血液供应减少、缺氧。颈肌收缩,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导致椎动脉痉挛或受肌腱绞扼压迫动脉。
④先天性畸形椎动脉发育畸形,以右侧常见。颈肋、纤维肌肉带可造成椎动脉受压。
眩晕是最主要而突出的症状。60~90%的颈椎病者出现眩晕,90%的人为动摇与旋转组合性眩晕,眩晕程度较轻,在头后仰、向侧转动时可诱发。约有1/3~1/2患者有一侧或双侧的耳聋耳鸣,较之美尼尔病为少。
美尼尔病人有头、耳内胀满感;而颈性眩晕约有60~80%的患者头痛,呈发作性跳痛,多为单侧,局限于上枕部、顶枕部,或伴有视觉先兆(眼前一阵发黑、闪光)、恶心、呕吐、出汗、流涎等。
颈性眩晕还具有以下症状:约25~30%的病人有意识障碍,肌肉张力下降,有时甚至猝倒。如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就会出现视雾、幻视、短暂失明、弱视等。脑干缺血可有声音嘶哑、呐吃、吞咽困难、复视等。还有上肢、面部麻木,头颈活动受限、疼痛等。
①颈部扪诊在枕颈项处可发现压痛点,嘱患者正坐,躯体不动,令患者头部作前俯、后仰、侧转,观察有否诱发眩晕及眼震,这叫颈部扭曲试验。
②颈部X线检查是颈椎病变中最常用的诊断检查。还有前屈后伸侧位、断层摄片、CT或椎动脉血管造影。
③脑血流图检查:以颅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反映脑血管血流充盈度、动脉壁弹性和血流速度的变化。
④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可诱发眩晕的头位,颈椎病可用颈托或牵引,颈交感神经激压者可用神经封闭治疗。还可进行理疗和中药治疗。中药的活血通络药如川断、白芍、木瓜等可消除症状。如保守治疗无效,可由骨科进行手术治疗。
回答了善明所提出的四个问题,他满意地表示不枉此行,回去以后一定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作者 :程容荃(上海第二医科)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