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手法复位矫正后的辅助治疗及护理
颈椎矫正复位后,仍存在疼痛或不适感,可采取如下方法辅助治疗与护理。
1、针灸、按摩、拔罐、理疗等相关治疗: 机理是:(1)疏通经络,消除炎性水肿,改善血供,增加组织营养供给,减轻疼痛;(2)松解神经根与软组织的黏连;(3)缓解肌肉紧张及痉挛,避免使已复位的椎体再被牵拉回错位状态,促进恢复。
2、中药热敷: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等作用。护理中应注意:(1)讲清使用方法及目的,防止烫伤;(2)热疗时间不宜过长、过热,连续应用不应超过2~3周,否则,由于肌肉长期充血而导致肌肉变性,引起永久性的功能障碍;(3)针刀、封闭或穴注术后不宜热敷,防止皮损部位继发感染。
3、对急性创伤或急性椎间盘突出,除必要的治疗外,应及时辅助牵引,以减轻颈肌痉挛及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的有效空间,促进水肿消退,缓和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牵引时应注意:(1)多取坐位,头前曲20度,防止牵引中枕颌带滑落至颈部,压迫颈动脉窦及气管,引起脑缺血或窒息;(2)牵引的重量、时间,应根据患者颈肌的发育情况及对牵引治疗的反应与耐受度而定,勿在牵引过程中突然加大或减少重量,以免加重症状及损伤;(3)牵引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应终止牵引并给予必要的处理。
4、重症或脊髓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在急性期复位后,应使用围领制动,以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防止复发或减少颈部活动时的疼痛。颈围一般戴1~2周,使用时间不宜太长,以免造成颈肌萎缩及关节僵硬等病变。
5、每次复位后应注意休息,减少颈项部活动尤其是剧烈运动卧床姿势取仰卧位,颈肩部垫矫治枕使头略后仰,这样可使颈肩部的肌肉完全放松,以维持颈椎的正常位置。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