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保健操在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颈椎病也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退变导致神经根、椎动静脉、颈交感神经以及颈段脊髓受到压迫或刺激后,产生继发陛损害而出现的临床症候群。临床上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主要表现为头、颈、肩疼痛或活动受限,上肢放射性麻木或疼痛;下肢乏力、行走不稳;严重者大小便功能失常;体位性眩晕或曾有猝倒发作;眼花、耳鸣、恶心、胸闷、心动过速或心前区疼痛。颈、肩部肌肉压痛点,四肢肌力减退或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躯干感觉平面障碍。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更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中有不少患者反复发作,很受病痛折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了达到较好的康复效果,我们采用一般治疗护理方法,配合患者颈椎保健操锻炼就能达到增强颈肩活动功能,具有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疼痛的效果。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据国内外统计报道,平均约15.35%,随着工业现代化交通运输及网络的日益发展,低头工作者增加,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目前,该病的治疗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且疗效肯定,但存在疗程长、复发率高等缺点,而颈椎保健操的应用具有提高综合治疗康复效果,缩短疗程,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的功效。
颈椎的生理病理特点、运动功能及生物力学特性告诉我们,颈椎处于较重的头颅和活动较少的胸椎之间,其主要功能是承受头颅重量及维持头颅的平衡,同时为适应听觉、视觉和嗅觉的刺激反应,还得有较大敏锐活动性,这些功能的实现是通过颈椎椎体及其各联接结构复杂而严密的组织间活动来调节,以达瞬时的动静力学平衡,由于存在椎间盘、椎体关节、韧带等退变的内在因素,又有劳损外伤的外存因素,使组织结构间活动调节功能障碍,椎体、关节、肌肉韧带、神经血管的相对生理活动功能失常,甚则失动,出现异位嵌压、代谓十堆积、化学刺激而发生颈椎病。因此,颈椎保健操主要是通过主动活动锻炼,达到活动颈椎椎体、滑利关节、松解粘连、解除嵌压、增强肌力和韧带弹性,促进局部代谢,具有疏通血脉、调畅气机的功能,配合其它治疗重新恢复颈椎的活动调节功能,维护颈椎动静力学平衡,从而达到消除缓解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在治疗康复颈椎病上有其应用的理论依据。同时通过颈椎保健操锻炼也可达到预防颈椎关节僵硬,增进颈椎的活动功能和稳定性,恢复正常内外平衡关系,从而达到预防颈椎病发生的效果。从临床应用研究结果分析,颈椎保健操具有提高和巩固颈椎病非手术治疗的效果,缩短疗程的作用,在颈椎病康复及防治上有重要临床意义。
颈椎保健操同时具有护士易于指导督促患者正确练习的特点,且易学易练。患者出院后,利用工作之余、晚上看电视的空闲练习,坚持每天练习几遍,3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患者如果持之以恒,坚持锻炼几年,可以大大降低颈椎病的复发率。患者在进行功能锻炼时要心平气和,动作慢柔,循序渐进,避免颈部过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如果原有的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心慌、双上肢麻痛等症状加重时应停止练习,待症状减轻后再重新练习。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