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艾症来袭 正确认识莫恐慌
导读:近日,有媒体报道和网络转帖说有人感染“阴性艾滋病”,这一说法在个别人群中引起恐慌。有专家称所谓“阴滋病”实为“恐艾症”。那么,恐艾症又是什么病呢?看看下文的介绍。
何为恐艾症?
有这么一些“病人”,他们大多在“高危”性行为之后患病,他们最初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怀疑促使他们反复做HIV抗体检测,结果却一再呈现阴性。这并没有让他们轻松起来,他们继而坚信他们感染了同一种未知的病毒,这一病毒类似艾滋病,还能够通过唾液、体液等轻易传播给亲朋。而“医生也无法找到他们的病因”。对于这些病人的病症,医生和专家们一致认为是“恐艾症”。
恐艾症有哪些症状?
恐艾症同忧郁症、慢性疲劳综合症等症状极为相似,都是由于长期的压抑、思想负担过重、恐惧等引起免疫能力下降而导致的,症状包括:胃口变差,食欲不振或增加,体重明显减轻或增加,失眠或嗜睡,几乎整天都极度疲劳与缺乏能量,精神或动作反应激动或痴呆、性欲降低、头痛、头晕、眼睛疲劳、眼角酸痛、口渴、颈部酸疼、胸疼、腹胀、腹泻、尿频、身体酸痛、腰酸痛、盗汗与便秘或一天数次大便、低烧、咽喉痛、颈部腋下淋巴结肿痛,不明原因的肌肉无力等。
恐艾症的类型
1、强迫型
无高危行为,但知道艾滋病毒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所以老觉得献血、理发、刮胡子等有出血情况,就有可能让自己染上艾滋,导致过分小心谨慎,极力回避各种可能被感染的场合。
2、焦虑型
有过高危行为,经常提心吊胆,处于高警觉状态,担心自己已感染艾滋病,整天把艾滋症状和自身情况进行对照,越对照越觉得自己患有艾滋,如临大敌。
3、逃避型
曾有过高危行为,看到“艾滋病”这三个字及艾滋病的就紧张不安和烦躁,但却不敢去医院做检测。
“恐艾症”的症结在哪里?
1、良心不安,他们不相信自己没病
大多数病人所反映的情况均被医生一一驳斥,他们说发烧,医生经过仔细测量,好多并不烧;他们说舌苔白,医生认为精神过度紧张会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舌苔发白;他们说淋巴结肿大,医生认为,全身两个部位以上、直径1厘米以上、持续3个月以上才叫持续淋巴结肿大;他们说皮疹,医生在他们身上没有发现临床意义上的皮疹。
2、越是查不出病因,越是恐慌
他们认为,他们感染了同一种“未知的病毒”,或者是艾滋病的变异病毒。网络里,很多人自患病起,反复检测HIV抗体,都呈阴性,很多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医疗机构做了多次检测,不仅排除了HIV感染的可能性,还排除了甲肝、乙肝、肿瘤、结核病等等相似病症可能性。
3、或许,只是超级耐药的葡萄球菌感染
一位医学专家做了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首先根据病人的诉说,到桑拿房、发廊与那些小姐接触,她们基本上都患有这种咽喉炎,有些人严重,有些不是太严重。给她们做了大量舌苔黏液的涂片检查,用革兰氏染色,发现都是阳性葡萄球菌!虽然没有能力做进一步的生化鉴定,但基本上可以认定这是一种超级耐药的葡萄球菌感染。
友情链接
近日,香港某媒体炒作,内地至少六省市发现“阴性艾滋病”的神秘病毒。据悉,自2009年6月以来,陆续有人向卫生部反应自己出现疑似艾滋病急性期症状。从2009年7月开始,中国疾控中心启动调查工作,结果显示,受调查者艾滋病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未检测到相关致病病原体,缺乏新病毒或未知病原体感染的证据。在第一次调查基础上,卫生部又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第二次调查,认为目前可排除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