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面对恐艾症
医网摘要: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人会对艾滋病感到特别恐惧。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2011年广东等地发生的群体性自述阴性艾滋病事件,经卫生部调查检测宣布属于恐艾症,没有发现所述的未知病毒。
基本介绍
艾滋病恐惧症是一种与艾滋病有关的神经症,发病人数增加,与艾滋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有关系。艾滋病恐惧症症状者往往具有过度执拗、要求过度精确及过分坚持的人格特性。他们常常错误地把心理恐惧所引起的一些自主神经症状,认定为艾滋病的症状,每次看医生后,在阴性检查结果和医生细致解释后,心理负担可得到暂时的解脱。但没过多久,新的疑虑会再次产生,使其不得不再次到医院要求检查。
二十一世纪后,人类社会进入了疾病多发阶段,而艾滋病更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难题。疑病型艾滋病恐惧症主要表现在反复求医,四处检查,不相信检查结果,顽固地担心或坚信自己已经被感染了艾滋病。
艾滋病恐惧症表现出精神抑郁、情绪变化多端、严重失眠、对周围事物淡漠、体重下降和周身不适等反应,不少患者认为自己的身体不适就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反复拨打热线电话咨询,或者反复去做艾滋病抗体检测,对阴性结果又持怀疑态度,总认为检测不准确或者现有试剂检测不出来自己的病毒。恐艾原因之一是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了解或是一知半解的缘故,因此普及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是消除恐艾症的根本措施。
艾滋病恐惧症是伴随艾滋病出现而出现的心理障碍。随着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蔓延,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且目前没有可以治愈的有效方法,人们对艾滋病的关注和恐惧程度也不断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对预防艾滋病有积极的作用。可一部分人的关注和恐惧程度都远远的超出了正常的水平,从而严重的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针对恐艾症的防治,专家建议有这类症状的人群要及时转移一下注意力,不要再浪费时间和金钱在无谓的艾滋病检测上了,而应客观地意识到,当目前的比较发达的医学科技不能发现你的问题时,那一定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心理病,因为我们人体有心理和生理两部分组成,而心理比生理更容易患病,而且心理患病后,就容易产生一些生理反映,我们称之为心身病。而这些患者求助的唯一通道这是做一次规范的心理检测,并和心理咨询师做一些深入地探讨。这样才是对症下药。
新闻
男子公交车上自慰 女子拍下视频举报看了让人瞠目结舌不敢生的畸形儿女护士帮助捐精全过程遭泄(多图)嗜性成瘾妇女与千男同床 一天与七名男子交欢90后晒血腥“人体悬挂艺术”引争议
健康
健康有道42:遭遇性侵犯主动递上避孕套?健康有道160期:饮茶是一种文化 如何养生饮出健康?四川雅安专题:雅安挺住! 震后健康有道健康有道125期:男人也有大姨妈 狗血例假伤不起健康有道54期:性高潮 想说爱你不容易
关注
肿瘤患者需求调查报告评论:医生习武不必过度解读与决策者面对面:如何走出困境 抢占医疗市场广东醉驾新规定出台 酒驾者将被开除党籍公职民营医院人才流失之痛:多点执业 现实层面行不通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