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干部谨防空调病
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小暑刚过,大暑紧随其后。7月23日,进入我国传统节气中的“大暑”。大暑是一年里最热的节气,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炎热,高湿的“桑拿天”也将有所增多,易得“中暑”,另外,健康度大暑,还需谨防“空调病”。“空调病”即使用空调不当,致使人体不适而诱发的种种疾病,如今官员已成为“空调病”易患人群之一。
有人说空调病不是“真病”而是一种“富贵病”、“娇弱病”、“享受病”,体现在部分官员身上倒是颇为贴切。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机关的办公条件也在不断地改善,以往的纸扇子换成了电风扇,电风扇又越级到空调、中央空调,也就是空调的出现,也让一些干部在不自觉中得了“空调病”,没有了空调,工作就会有畏难情绪,开着空调,坐着大靠椅,看看报、上上网、喝喝茶,一提工作“热死人,等凉快了再干”;出门坐空调车、入宾馆门,没空调的地方不去,更别提到工厂、入农户了;下基层车来车往,走马观花,隔着车窗和老百姓交谈,舍不得到田间地头走两步和群众谈谈心。这似乎已经成为官员过“三伏”的常态了,其实这是一种“病”,不是简单的“空调病”,更是一种贪图享乐的“奢靡之病”、“享乐之病”。
今天全党上下都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在攻克“四风”问题上下功夫,干部应多下基层,多走访群众,以群众为镜,照照身体状况,让实践把脉,号号身上的病,方为如此才显活动成效。虽说盛夏高温持续增多,必要时还是要“吹吹空调”,但也不能因久吹空调,却导致一部分干部患了“空调病”。
其实“三伏”天阳气正足,温度、湿度都比较高,人体为了调节环境温度,就需要适时开合毛孔。排汗,是人体的一种排毒过程。人体本来是要将体内的各种寒湿暑热排出体外,但空调的介入,打乱了这个过程,不仅排毒不彻底,反而是将外界的寒也一起带入到了体内。因此,这个阶段的人,很容易得空调病。在无空调的环境下,通过发汗,将不正常关闭的汗毛也再次打开,排出体内的寒湿。只要人体恢复正常排汗了,体温就会降下来,浑身上下不适的感觉也就慢慢消失了。因此机关干部多下下基层,多发发汗,不仅对自己的身体好,对解决百姓民生问题也大有益处,实在是一个双赢的“治病”过程。
治疗空调病不是禁止使用空调,一竿子打死正常需求不免过于矫情。先应诊治的是思想上的“空调病”,特权思想、享乐思想是突出表现,娇生惯养怎谈为人民服务?作为领导干部要时刻为下属树立良好的榜样。再要诊治行动上的“空调病”,怕热不是真心,偷懒怕事才是真实意图,公务员不作为、慢作为总是被群众诟病,勤政爱民不能光喊口号,关键在于落实,联系服务群众、用行动来说话才是治病良方。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