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样综合征诱因及特征
狼疮样综合征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是多因素多原因的,药物引起本病的报道较多,能引起狼疮样综合征的药物见表1。
在特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尚未完全弄清楚的今天,欲阐明药物诱发的狼疮样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相当困难而又复杂的问题,最早发现本综合征家族成员中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并有很多家族成员有血清学异常,这些病人在停药以后,其症状还能持续存在,这一事实也说明他们有潜在性狼疮的自然发病倾向,但这种学说未得到广泛的承认,通过对普鲁卡因胺引起本综合征的研究发现,这些病人在用药以前,不论是LE细胞还是其他血清学反应均为阴性,而在用药过程中转为阳性,用药前ANA阴性,用普鲁卡因胺后进行观察,约50%在用药2~18个月后ANA转为阳性,其中有部分病人出现轻度红斑狼疮症状,这又说明本综合征与所谓狼疮素质无关,只能说是由普鲁卡因胺引起的狼疮样改变。
从引起本综合征的各类药物来看,它们之间并无化学上或药理上的共同特征,但是,除青霉素之外,其他药物都需大剂量而长期用药(至少2个月以上)方能引起本综合征。
本综合征女性发病率较特发性SLE为低,男女之比2∶1,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另外,根据药物种类不同,其发病年龄和性别有所差别。
临床症状基本上与特发性SLE相似,多数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疲乏无力,厌食和失眠等全身症状。
1.发热 约半数以上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有时发热可为其主要临床症状,发热可为其早期表现,继之可出现其他症状,也可与其他症状同时出现。
2.关节症状 有关节疼痛,关节炎,四肢关节均可受累,以对称性,多发性为特征,有时可发生关节腔积液。
3.肌痛 或与关节症状同时出现,或单独出现,可见于全身任何部位的肌肉,但以四肢及躯干肌痛为明显。
4.浆膜炎 为多发性,可累及心包和胸膜,也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炎和腹水,浆膜炎通常是继关节疼痛之后发生,可出现双侧胸痛,咳嗽,咯血和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可发现单侧或双侧呼吸音减弱,有时可出现胸膜摩擦音,有心包炎时可听到心包摩擦音。
5.皮损 可表现为多形性渗出性红斑,荨麻疹,荨麻疹样皮疹,紫癜,结节性血管炎,血管性水肿,甲下出血,甲周小血管栓塞造成的坏疽等,但很少有典型的蝶形红斑。
6.网状内皮系统 表现为肝脾肿大,全身或局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多为无触痛性中度肿大。
7.其他 可伴有雷诺现象,舍格伦综合征,皮下结节和胸壁血栓性静脉炎。
本综合征因致病药物不同,临床症状也有所差异,由普鲁卡因胺所致者,胸膜炎和肺部病变发生率较高;由肼屈嗪引起者,其轻度肾脏损害发病率相对较高;而由解痉安定药物诱发者,不仅其发病年龄,性别与特发性SLE相似,而且临床特征也与特发性SLE相似,约40%的病例出现蝶形红斑,而淋巴结肿大,多发性浆膜炎和肝脾肿大的发生率与特发性SLE差不多。
在治疗其他原发病的过程中,若病人出现关节症状,发热,心肺症状等特发性SLE表现,并有长期接受能引起本综合征的药物史,排除继发性或机会性感染,则应立即停用致病药物,停药后体温可逐渐下降至正常,症状也消失,再结合有关实验室检查可确定诊断。
推荐阅读: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主要三病症
治理盘状红斑性狼疮可用哪些药方
呼吸内科:感冒支气管肺炎慢性肺炎消化内科:小儿厌食症慢性胃炎阑尾炎心胸外科:心肌病动脉硬化心律失常肛肠外科:结肠扭转蛲虫病大肠梗阻妇科疾病:痛经月经失调宫颈息肉男性疾病:包皮过长阳痿前列腺增生儿科疾病:小儿多动症小儿肥胖手足口病五官疾病:角膜病鼻出血口腔溃疡
头部症状:脑膜刺激征鼻溢液视力障碍四肢症状:关节疼痛雷诺现象杵状指(趾)胸部症状:心脏杂音心脏震颤心脏增大腹部症状:肝肿大腹泻腹部肿块腰部症状:急性肾衰竭多尿肾病综合征颈部症状:吞咽困难颈肩痛甲状腺肿生殖部位:性早熟盆腔肿块闭经皮肤症状:指甲异常色素异常疱疹
内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外科医院: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西南医院男科医院:厦门市中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妇科医院:南宁市长江医院大连市妇产医院儿科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四川省妇幼保健院五官科医院:中山大学东华医院南昌第三医院肿瘤科医院: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北京肿瘤医院生殖科医院:武汉市儿童医院辽宁妇幼保健院
肝胆胰用药 呼吸系统类 抗寄生虫类 解热镇痛类 抗过敏用药 抗结核及麻风类 抗菌消炎类 清热解毒 神经系统类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维生素及营养类 胃肠疾病类 心脑血管类 泌尿系统类 免疫功能调节 内分泌及代谢类 血液疾病类 补益安神 耳鼻喉用药 眼科用药 皮肤用药 抗肿瘤药 其它类
不育不孕科 传染科 儿科 妇产科 急诊科 精神心理科 老年科 理疗科 内科 男科 皮肤性病科 生殖健康 体检科 外科 五官科 整形科 职业病科 中西医结合科 肿瘤科 风湿科 肝病内科 呼吸内科 内分泌科 神经内科 肾内科 消化内科 心血管内科 血液科 肝胆腔镜外科 肝胆外科 肛肠外科 骨科 脊椎科 矫形外科 泌尿生殖外科 泌尿外科 脑外科 普外科 器官移植 乳腺外科 烧伤科 神经外科 手外科 外伤科 胃肠外科 心胸外科 心脏外科 血管外科 整形外科 产科 妇科 耳鼻喉科 口腔科 眼科 皮肤科 性病科 精神病科 心理咨询 针灸科 中医科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