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狼疮样综合征症状

发布日期:2014-10-18 14:36:24 浏览次数:1617

药物总剂量过大也可能是一个致病因素。目前可将各种药物引起本综合征的机制分为4类:

1.个体对药物具有过敏性? 以肼屈嗪为例,发现病人对该药物可发生变态反应,也就是能从病人的体内证明有循环的抗体,将病人的淋巴细胞在体外试验中可因加入肼屈嗪而增殖。当药物代谢延缓时,机体内环境接触药物的时间必然延长,更容易引起变态反应。另外,影响乙酰基转运酶的药物,除异烟肼、磺胺二甲嘧啶外,尚有肼屈嗪,即使小量应用也能使乙酰化延缓生成抗核抗体(ANA),并发生狼疮样综合征。然而,如果长期大量用药,不论乙酰化是否延缓,其出现抗核抗体的机会并无明显的差别。

2.形成药物复合物引起DNA变性并形成抗原? 肼屈嗪能与可溶性DNA形成复合物,并改变后者的抗原性质,这一事实已得到证实。但药物-DNA复合物的抗原性在试管内并未得到证实。其他安定剂-DNA复合物已人工制成,如氯丙嗪-单链DNA复合物可在长波紫外线照射下生成,普鲁卡因胺-DNA复合物可在氧化剂作用下生成,但还没有证据说明这些复合物的抗原性增加。

3.DNA复合物形成后,在其他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而发生变性,从而增加了免疫原性这种情况可见于普鲁卡因胺引起的本综合征,所出现的针对该抗原的抗核抗体特征是抗核蛋白抗体和抗单链DNA抗体,而不是双链DNA抗体。此外,尚有普鲁卡因胺治疗后血清中出现各种多核苷酸抗体和多核苷酸抗原的研究,例如给心肌梗死病人普鲁卡因胺治疗后不久即能证明病人血清中有较高滴度的RNP抗体,但很快又可消失。此时的单链DNA抗体即转为阳性,并可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样症状。相反,在未给予普鲁卡因胺治疗的心肌梗死的病人,其血清中确实未证实有抗RNP抗体,而游离的RNP值显示增高表明受损害的心肌所游离出的RNF,只有在与普鲁卡因胺相互作用后才能变成免疫原,形成相应的免疫复合物而致病。

4.其他? 体外试验证明,肼屈嗪、普鲁卡因胺能抑制DNA聚合酶Ⅰ,服用这些药物后可导致核酸代谢障碍,结果使DNA代谢产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延长,发挥其免疫原作用,因而产生抗核抗体。另外,在淋巴细胞与这些药物体外培养时,发现药物能抑制胸腺嘧啶进入细胞内,从而显示药物能影响T细胞免疫系统,最后导致免疫监视系统功能障碍而产生抗体。有人在30%的正常人血清中发现存在与普鲁卡因胺起交叉反应的天然抗体IgM,而在该种药诱发的狼疮样综合征病人仅2%有IgM。这究竟是因为IgM对防御机能所引起的作用,还是因为它的存在与本综合征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另外,尚有药物使潜在性病毒感染显性化或影响结缔组织代谢而诱发狼疮样综合征的学说。

现认为狼疮样综合征很少累及肾脏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本综合征不产生抗dsDNA抗体,二是补体结合性抗体较少。

本综合征女性发病率较特发性SLE为低,男女之比2∶1,多见于中年以上男性。另外,根据药物种类不同,其发病年龄和性别有所差别。

临床症状基本上与特发性SLE相似,多数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疲乏无力厌食失眠等全身症状。

1.发热? 约半数以上的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有时发热可为其主要临床症状,发热可为其早期表现,继之可出现其他症状,也可与其他症状同时出现。

2.关节症状? 有关节疼痛、关节炎。四肢关节均可受累,以对称性、多发性为特征,有时可发生关节腔积液。

3.肌痛? 或与关节症状同时出现,或单独出现。可见于全身任何部位的肌肉,但以四肢及躯干肌痛为明显。

4.浆膜炎? 为多发性,可累及心包和胸膜,也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炎腹水。浆膜炎通常是继关节疼痛之后发生。可出现双侧胸痛咳嗽咯血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可发现单侧或双侧呼吸音减弱,有时可出现胸膜摩擦音,有心包炎时可听到心包摩擦音。

5.皮损? 可表现为多形性渗出性红斑、荨麻疹荨麻疹皮疹紫癜结节血管炎、血管性水肿甲下出血、甲周小血管栓塞造成的坏疽等,但很少有典型的蝶形红斑(图1)。

[IMAGE]images狼疮样综合征_临床表现_1.jpg[/IMAGE]

6.网状内皮系统? 表现为脾肿大、全身或局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多为无触痛性中度肿大。

7.其他? 可伴有雷诺现象、舍格伦综合征、皮下结节和胸壁血栓性静脉炎

本综合征因致病药物不同,临床症状也有所差异。由普鲁卡因胺所致者,胸膜炎和肺部病变发生率较高;由肼屈嗪引起者,其轻度肾脏损害发病率相对较高;而由解痉安定药物诱发者,不仅其发病年龄、性别与特发性SLE相似,而且临床特征也与特发性SLE相似,约40%的病例出现蝶形红斑,而淋巴结肿大、多发性浆膜炎和肝脾肿大的发生率与特发性SLE差不多。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17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