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肺念珠菌病支气管肺念珠菌病

发布日期:2014-11-15 04:30:27 浏览次数:1612

支气管肺念珠菌病的感染途径主要为吸入(原发),即定植于口腔和上呼吸道的念珠菌在机体防御机制削弱时吸至下呼吸道和肺泡所致。念珠菌入侵组织后转为菌丝型,大量繁殖,菌丝念珠菌有抗吞噬能力,引起白细胞浸润为主的急性炎症反应,形成溃疡、多发性微小脓肿组织坏死。慢性感染则以肉芽肿病变和纤维组织增生为主。血源播散型则是菌丝和酵母向血管内侵入,引起双肺弥漫性损害,典型表现为坏死的肺组织和大量繁殖的念珠菌组成的出血性结节

细胞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长期放置静脉插管和内脏导管均为诱发因素。

粒细胞降低、器官移植、长期应用皮质激素、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血源播散。

2流行病学

念珠菌广泛存在自然界的土壤、医院环境、各种用品的表面及水果、奶制品等食品上,亦可寄生于人的皮肤、口腔、胃肠道和阴道等处。大多数为内源性感染,亦可外源性感染,念珠菌感染不分地区和种族,任何年龄组包括胎儿均可感染。

3分类

肺念珠菌病有两种类型,亦是病程发展中的两个阶段。

念珠菌支气管炎

念珠菌肺炎

咽拭子、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腔积液、血液等直接涂片镜检或作革兰染色、Iemsa染色或PAS染色,标本中发现芽生孢子及假菌丝和菌丝有诊断价值。

因正常人咽喉部可带菌,痰培养3次以上阳性才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经纤支镜保护性毛刷(PSB)采样培养较为可靠。由于血症持续时间短,故血培养阳性率较低。

组织病理学检查 纤支镜活检或经皮肺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有念珠菌菌丝侵入证据可以确定诊断。

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检测抗甘露聚糖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理想,重症患者、免疫功能缺陷者常出现假阴性。检测念珠菌抗原主要有甘露聚糖抗原、47KD抗原、热不稳定抗原,但念珠菌属不同种之间存在共同抗原,且人血清中某些蛋白成分与念珠菌的抗原具有相似的抗原决定簇,因此抗原的纯化与标准均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支气管肺炎型胸部X线显示两肺中下肺野弥漫性斑点状、小片状阴影。肺炎型X线表现为片状、结节状浸润,可波及整个肺叶,可有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也可呈水肿表现,阴影短期内变化较大。血源性多表现为多发性边缘不清的粟粒状结节影,随病情进展,粟粒状病灶可融合成大小不等小结节。

7诊断

健康人痰中可查见念珠菌。诊断肺念珠菌病,要求连续3次以上痰培养有念珠菌生长,涂片查见菌丝,或经动物接种证明有致病力。为排除寄生于咽喉部念珠菌污染,留痰标本时应先用3%过氧化氢溶液含漱数次,弃去前两口痰,取以后的痰标本,立即送培养。亦可取经支气管镜或气管导管吸出液送检。应注意痰液不宜在室温下存放太久,否则亦可能有菌丝体生长。血清念珠菌特异IgE抗体测定有助于诊断,通常在感染14天后血清中出现血清沉淀素,是一项比较敏感的检测方法。但确诊仍需组织病理学的依据。

8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急、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性及病毒性肺炎肺结核等鉴别。

9治疗

轻症患者在消除诱因后,病情常能逐渐好转,病情严重者则应及时应用抗真菌药物。氟康唑每日200mg,首剂加倍,病情重者可用400mg/d,甚或更高剂量,6-12mg/(kg·d)。两性霉素B亦可用于重症病例,0.6-0.7mg/(kg·d ),但毒性反应大,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状态和真菌药敏结果选用。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12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