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胸部丝虫病

发布日期:2014-10-24 21:50:27 浏览次数:1600

胸部丝虫病

临床上常有发热、咳嗽、血痰、胸痛气急哮喘、乳糜痰、乳糜胸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丝虫结节或丝虫性肉芽肿等。我国的丝虫病是由班氏丝虫(Wuchereriabancrofti)及马来丝虫(Brugiamalayi)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而引起。其中班氏丝虫病约占2/3。班氏丝虫及马来丝虫的终宿主是人。血中有微丝蚴的病人或带虫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但有人在猴、狗、猪及一些野生动物淋巴系统中亦发现有该两种丝虫,故动物保虫宿主亦可能存在。传播班氏丝虫的主要蚊种是淡色库蚊、致乏库蚊,其次是中华按蚊。传播马来丝虫的主要蚊种是中华按蚊及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沿海地区东乡伊蚊亦能传播班氏和马来丝虫病。近年在动物模型中证实经口、经皮肤亦可感染。本病男女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患病后产生的免疫力低,故可反复感染。丝虫成虫在人体内可存活10~15年,微丝蚴在人体亦可存活2~3个月。

胸部丝虫病

肺丝虫病约半数无临床症状,约一半临床表现有周期性的感冒畏寒寒战、发热、即丝虫热,体温可高达40℃,2~3天后自退,亦可仅有低热,无寒战,此外还有乏力、全身不适、胸闷、长期咳嗽、胸痛、咯血、气急、哮喘、反复发作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体检可有肺部哮鸣音、干湿啰音,如伴胸腔积液可出现呼吸音减低。如丝虫(多为班氏丝虫)在乳房淋巴道内寄生,可导致闭塞性淋巴管炎及由成虫代谢产物或虫体碎片所引起的嗜酸性肉芽肿,因此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乳房结节或硬块,黄豆至蚕豆大,早期尚软晚期较硬无压痛,结节在外上象限多见,易误诊为乳腺纤维瘤、小叶增生或乳癌。

胸部丝虫病

肺丝虫病约半数无临床症状,约一半临床表现有周期性的感冒样畏寒、寒战、发热、即丝虫热,体温可高达40℃,2~3天后自退,亦可仅有低热,无寒战,此外还有乏力、全身不适、胸闷、长期咳嗽、胸痛、咯血、气急、哮喘、反复发作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体检可有肺部哮鸣音、干湿啰音,如伴胸腔积液可出现呼吸音减低。如丝虫(多为班氏丝虫)在乳房淋巴道内寄生,可导致闭塞性淋巴管炎及由成虫代谢产物或虫体碎片所引起的嗜酸性肉芽肿,因此可出现单侧或双侧乳房结节或硬块,黄豆至蚕豆大,早期尚软晚期较硬无压痛,结节在外上象限多见,易误诊为乳腺纤维瘤、小叶增生或乳癌。班氏丝虫及马来丝虫的终宿主是人。血中有微丝蚴的病人或带虫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但有人在猴、狗、猪及一些野生动物淋巴系统中亦发现有该两种丝虫,故动物保虫宿主亦可能存在。传播班氏丝虫的主要蚊种是淡色库蚊、致乏库蚊,其次是中华按蚊。传播马来丝虫的主要蚊种是中华按蚊及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沿海地区东乡伊蚊亦能传播班氏和马来丝虫病。

胸部丝虫病的发病过程主要分为两期:①早期:多为过敏反应和以渗出为主的炎症反应,微丝蚴和成虫的代谢产物、蜕皮液和蜕皮、成虫子宫内的分泌物、死亡的虫体及其分解产物等均可引起机体全身或局部过敏性反应,在肺部可表现为嗜酸粒细胞浸润,并出现哮喘、干咳、胸痛、血痰、气促等呼吸道症状;②慢性期:由于淋巴循环的特异性,胸内深部淋巴系统被嗜酸性肉芽肿或纤维化所堵塞,淋巴液回流障碍,堵塞以下的淋巴管扩张、压力增高甚至破裂,故出现乳糜胸水、乳糜痰等。肺丝虫病约半数无临床症状,约一半临床表现有周期性的感冒样畏寒、寒战、发热、即丝虫热,体温可高达40℃,2~3天后自退,亦可仅有低热,无寒战,此外还有乏力、全身不适、胸闷、长期咳嗽、胸痛、咯血、气急、哮喘、反复发作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